专栏作者张总撰文指出,“玩经济”,台湾的绿营会好过蓝营吗?答案是要看台湾是不是否极泰来,行“泰卦”。小马哥可是带着三季负增长下台的,2016年第一季仍是-0.68%,外贸已十四季负数,所以林全说保1%都难,目标是1.06%。“新南向政策”可能帮倒忙。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看台湾和东盟10国的贸易额自2015年1月的71.6亿美元,一直下降至2016年61.4亿美元,下跌14%就知,2016年2月是过年,只余50.9亿美元也正常。
台湾东盟贸易额2015年全年是794亿美元,和大陆的4500亿美元相比,只是18%,要从这块大肥肉中割一块,又要“让利”吗?还有印度,台湾2015年贸易额是60亿美元,大陆是720亿美元,更只是8%,台商多年来视印度为畏途。
台商在大陆已深耕了25年,舍得离开这块基业,再去“新大陆”吗?难矣,台商对大陆的投资额,有直接有经BVI,1991年老李时代才15.6%,到阿扁末年2008年,已是66%,到小马哥第一任2012年达73%,2016年张忠谋的台积电又投入南京30亿美元。
台湾2016年的大陆FDI达80%不出奇,比贸易额的40%更巨大,若要南向,要在大陆抽资容易吗?理论上,蓝营企业已全在大陆,部分绿营亦半掩面来了,要留在台湾的绿营企业南向投资,好事,他日赔本,只是台湾银行界的损失而已。
东盟确是会进展,“一带一路”之下,大陆和东盟计划贸易额达1万亿美元,印度又如何,最保守估计,2020年也会是4000亿美元,台湾绿营能分一杯羹,是什么情况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