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指出印度央行周末向市场投掷一颗“震撼弹”,政绩不俗的行长拉詹(RaghuramRajan)将于今年9月4日任期届满后卸任,成为印度首位只完成一届任期便离职的央行舵手。假如印度卢比长远走贬的话,同为金砖国货币的中国人民币恐受波及。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市场忧虑印度央行日后将任由政府摆布,货币政策方针进一步走向宽松,周一开市,印度卢比兑美元随即急挫0.9%,创去年11月9日以来最大跌幅,及后疑似央行出手干预汇价,但卢比仍成为昨天亚洲新兴市场唯一下跌的货币。
拉詹由2013年9月起出任印度央行行长,当时美联储透露即将退出量宽计划(Tapering),热钱迅速撤离新兴市场,印度卢比兑美元累计贬值逾两成,通胀更高企于10%以上。
拉詹走马上任后,首先稳定卢比汇价,并透过接连加息压抑通胀,CPI从2013年11月高位的11.51%,降至目前的5.76%,拯救印度经济于水深火热之中;2014年下旬美元展开升浪期间,拉詹又引导卢比有序贬值,使GDP得以稳步增长。
相比起来,其他金砖国的情况却差得多。巴西受2014年商品价格大幅下挫影响,加上政治丑闻不断,近日政府更进入财政紧急状态,经济一落千丈。
俄罗斯则受累油价节节败退,GDP按年增长由2012年的4%急插至去年第二季的负4%,直至油价见底反弹,经济才稳定下来。
中国经济增长出现放缓,产能过剩问题严重,GDP增长由2013年第三季的8%辗转回落至不足7%。
反观印度今年首季GDP增长高达8%,增幅仅次于2014年第三季。拉詹履职迄今,印度SENSEX指数累涨逾40%。无论是经济表现抑或股市升幅,印度皆为金砖国之冠。
印度央行换总舵手,外界甚为担忧该国金融改革未能贯彻始终。印度银行业披露坏账计划以明年3月为限,暂时推算坏账总额有逾1200亿美元,约占印度银行业资产的14%。有关计划为印度金融体系改善资产质素及增强拨备的重大改革,但同时牵动不少利益集团的饭碗。央行行长换届后,金融改革会否按步骤进行,成为一大疑问。
更重要的是,印度货币政策取态或会出现180度转变。拉詹在任期间,曾多次对抗财政部的公开施压,明言反对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对于拉詹意兴阑珊求去,日后印度央行会否被政治驾驭,从而大幅度减息,值得关注。
印度央行下任行长留白,刺激印度卢比一个月期权隐含波幅于周一急升43个基点,创出今年3月以来新高的7.11%。年初以来,以印度卢比计价的基金累计资金净流出达15亿美元,与2014、2015年分别录得净流入252亿和74亿美元大相迳庭,反映外资信心已经动摇。若如外界所料政府用人唯亲,安插“自己人”担任行长,则减息及卢比主动大贬值的机率甚高,届时恐令走资情况更为严重。
那么,假如印度卢比长远走贬的话,同为金砖国货币的中国人民币后市走向又将如何?参看彭博模拟CFETS人民币兑一篮子贸易加权货币指数昨天再创两周以来最大跌幅,至2014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或许能提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