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国际清算银行(BIS)第86届年会在瑞士巴塞尔闭幕,与会央行行长们在年会上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金融市场网络抗风险能力、英国脱欧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及后续影响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BIS特别警告全球央行应警惕高债务等风险因素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
国际清算银行当日发表的年报指出,全球多国债台高筑、生产力增长疲弱,加上各大央行政策效果不明显,形成“多重风险”。BIS警告若情况持续,将动摇投资者信心,给经济及金融市场带来严重后果,促请各国改变现行政策,保障经济的稳健及可持续发展。
报告指出,从2009年到2015年第三季度,非美地区非银部门美元计价信贷增长了50%,总计达9.8万亿美元;其中新兴市场国家非银部门信贷增速翻番,达3.3万亿美元。
BIS称,2008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占据全球贸易和产出增量的80%,来自这些国家的投资者大量持有发达国家国债。以往发达国家经济问题造成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正逐步积累逆向的风险。
BIS警告,在长期债券购买和低利率刺激下,债券收益率降到0以下。同时,购买的政府债券超过8万亿美元,劳动生产率却增长缓慢。
分析人士称,大量没有核实的“隐性”信贷是信贷扩张留下的一大后遗症,也会削弱生产率水平。高企的债务抑制了投资,进一步削弱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反之,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增速使得债务负担不可持续,进入恶性循环。
各国近年争相放宽货币政策,实施超低利率甚至负利率,同时大举买债,BIS批评这些举动会扭曲资产价值,如果央行继续扩大刺激措施,只会招致反效果,BIS促请各国减少依赖不寻常的货币政策,并作出结构性改革,确保经济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资本过剩的大背景下,BIS对全球债务过度增长的警告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当前全球资本过剩与债务扩张,安邦咨询(ANBOUND)首席研究员提出的“危机三角”模型中已有分析,过度的城市化会刺激产生资本过剩,而资本过剩会制造出各式各样的经济危机,而在危机过后人们往往还是会选择城市化。在“危机三角”中,资本过剩和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债务扩张。
BIS作为“央行中的央行”发出警告,也显示出未来全球将会以缩减债务、抑制泡沫的方式进行调整,未来全球央行都会面临“去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