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不会允许欧盟解体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美国为什么不会允许欧盟解体

2016-07-08 08:13:12   来源:   

如今脱欧意图从各个层面上都能看见: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脱欧支持者。独联体国家研究所副所长弗拉基米尔·叶夫谢耶夫认为,美国不会允许欧盟解体。摘要如下:

美国背后操纵欧盟

欧洲呈现出一种新趋势:英国脱欧公投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掀起公投呼声。

例如,捷克总统米洛什·泽曼支持举行脱欧公投,他还支持就是否留在北约举行公投。他本人主张布拉格留在欧盟和北约,但认为应当让民众表达立场。民调结果表明,2016年4月,只有25%的受访者对捷克的欧盟成员国身份感到满意,比去年的数值(32%)还要低。传出类似呼声的还有荷兰(自由党)和法国(国民阵线)。

然而,这些表态有没有未来?等待欧盟的是不是解体?

文章称,如今脱欧意图从各个层面上都能看见: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脱欧支持者。但要实现这种意图需要条件,例如,统治精英的更迭或至少是内部分裂,大部分统治阶层赞同脱欧等。此外,这个国家还得能自力更生,不会被脱欧之后的境遇压垮。

独联体国家研究所副所长弗拉基米尔·叶夫谢耶夫认为,美国不会允许欧盟解体。他说:“我想,现在要埋葬欧盟还为时尚早,它多半会在经历改革之后留存下来。在英国很可能脱欧之后,将出现一段间歇期:其他国家将留在欧盟,但欧盟也不会扩大。德国首先会在欧盟内部努力推行一些改革,以便让欧盟变得更迎合自己的需求。不难理解,随着英国的退出,德国在欧盟的地位将上升,它将成为欧盟的掌门人。但还要明白,站在它们背后的是美国。”

叶夫谢耶夫指出,原则上其他国家可以举行公投,但对美国而言,重要的是保留欧盟而且欧盟不再那么强大:在欧盟被削弱的情况下,《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能有更多的发挥空间。他说:“个别国家会进行脱欧尝试,但会遭到美国和德国的压制。别指望着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能掀起多大风浪:它们全是可操控的。”

弱势欧盟有利美国

文章称,美国想要一个弱势欧盟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叶夫谢耶夫说:“欧盟削弱是一回事,解体则是另外一回事。美国反对欧盟消失,它借助一个弱势的欧盟来控制欧洲会更容易。弱势欧盟符合美国需求。如今主动权还掌握在布鲁塞尔手中,但倘若风波继续发酵,可能导致欧盟解体,届时美国将很难管理——例如,如果某国退出了欧盟,它对俄罗斯的制裁也会取消。美国不想这样。因此,我想,其他国家的脱欧计划将遭到阻拦。美国甚至不单是阻止举行类似的公投,主要力量还将被用在使公投结果达不到半数以上。英国是一个特例,对其他欧洲国家就没必要太客气了。美国会直接出手,采取各种手段,包括败坏支持脱欧政治家的名誉等等,防止有人成功地复制英国脱欧公投。”

只要美国还很强大,它就能做到这一点。尽管强力推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在民族主义和反美倾向与日俱增的欧洲引发了离心离德的情绪,但暂时无人能威胁到美国在那里的垄断地位,尤其是欧洲还存在北约的情况下。

持不同意见者会被控制。那些为脱欧高兴的国家与其说不喜欢欧盟本身,不如说讨厌欧洲官僚主义。此外,欧盟对能控制它的强大而独立的国家有利,比如德国和法国。小国也能从欧盟获得一些好处。捷克、斯洛伐克等“处于中间”的国家就是欧盟的薄弱环节。叶夫谢耶夫认为:“它们其实不是很明白到底有多需要欧盟,因为好处并非显而易见,这些国家的情况要复杂一些,但将它们留在欧盟框架内的手段足够多。”

因此,要想让欧盟解体进程全力启动,需要实现权力精英的更迭,当前的呼声大概不会产生实际效果。

再扩张会削弱欧盟

有趣的是,尽管局势如此,乌克兰和土耳其仍然看不到加入欧盟的希望。叶夫谢耶夫说:“如今对欧盟而言,不扩大更重要。特别是,假如乌克兰或土耳其加入了欧盟,欧盟就不再是欧盟了。因此,欧盟没人会接纳乌克兰和土耳其,这一点不言自明。”为了不变成俱乐部,欧盟需要在几个方向进行改变:停止扩大、推行改革、重点关注经济,以及少干涉政治和国家主权。

叶夫谢耶夫指出:“我想,欧盟如今不得不为了自保采取上述做法。因为作为经济联盟的欧盟更符合许多国家的心愿,但它们不喜欢被别人控制。此外,还有强加于俄罗斯的制裁。结果,诸多负面效应显现出来。如果内部问题未获解决,欧盟的任何一次扩大都会使其更加衰弱。尤其是在扩大对象是乌克兰或土耳其的情况下。即使是一个新的小国,也是负担:不得不在它身上花费资源,以便将其提高到平均水平,而欧盟眼下没有足够的资源。”

因此,掀起脱欧潮的前提是发生某些重大变革:欧盟因进一步扩大而显著衰弱、改革不力、干涉别国主权或难民问题愈加严重等。

叶夫谢耶夫指出:“假如这些负面因素继续深化,欧盟确实日益衰弱,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又未能建立,那脱欧潮就有可能爆发。但这种场景不是注定发生的。它有可能发生,但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出现另一种布鲁塞尔和华盛顿更容易接受的场景。可能性更大的情况是,现在进行改革,一切各就各位,稳定下来。”

因此,无论是谁现在大肆发表脱欧声明,都不会有什么下文。假设法国退出欧盟,这确实会举世轰动,但事实是勒庞无法胜选,即便她胜选了也无法将法国带出欧盟。

叶夫谢耶夫认为:“美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五年左右)仍将保留在欧盟的影响力,随后就取决于欧洲采取何种政策。能否巩固内部团结?如何解决难民问题?统治精英在多大程度上会受到美国的控制?社会经济问题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欧洲是会继续发展还是停滞不前?不确定因素很多,因此无法做出五年之后的预测。”

同样重要的是,另一个进程在同步进行:打造“大欧亚伙伴关系”的进程也能整合欧洲,就像苏联曾经做的那样。例如,苏联曾“激励”欧洲走向“欧洲式社会主义”,不过苏联一解体,欧洲这方面的需求就瞬间消失了。因此,欧洲的未来还取决于“大欧亚伙伴关系”能否成为另一种选择。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