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联投资亚洲首席投资总监陈致强撰文指出,最近全球都被英国脱欧一事搞得团团转,一方面,英国脱欧一事为欧洲政策增添不明朗因素,全球经济增长或会被拖累,更殃及股市;另一方面,市场却憧憬各国央行会因此而推出更多的刺激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或有支持。但负利率往往得不偿失。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英格兰银行已承诺会向银行体系注入30亿英镑的流动性,以助金融市场平稳过渡。在脱欧公投之后,英镑已应声贬值,加上最新的货币政策措施,令英镑汇率跌至30多年来的新低,这虽然有助刺激出口,但就有可能触发通胀恶化。但即使面对通胀风险,英格兰银行减息的机会仍然较加息为高,更有分析预期,该行会推出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措施(QE)。
笔者认为,英格兰银行实行负利率政策的机会不大──毕竟日本央行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反面教材,负利率不单无效刺激经济,更会反过来损害银行的盈利,如今英国的银行业已在面对低息环境,再加上在脱欧后,银行活动或受到限制,如果央行在此时推出负利率,分分钟会得不偿失。
脱欧拖累欧复苏
过去一段时间,欧洲央行非常努力地以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及通胀,由买入主权债扩展至买入企业债,把利率减至负数等,一连串的措施令欧洲见到复苏的曙光,可惜英国脱欧一事旋即拖着欧洲经济的后脚,消费者、企业信心均受到打击。市场预测,欧洲央行可能会进一步将负利率向下扩展,并有可能加码QE,相较之下,要求结构改革的呼声就比下去,而且今年不少欧洲国家要面对选举,为结构改革的推行增添阻力。
英国脱欧一事触发资金涌入各类避险资产,日圆因而升至近年新高,兑美元逼近100,日本国债的孳息也跌至新低。在过去一年,日圆兑美元已升值20%,这对于一心想以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的日本央行而言,绝对是个坏消息。日本央行委员之一的木内登英表示,央行的货币政策已所余无几。
日本央行自今年1月起采取负利率政策,岂料自此日圆却不跌反升,同时间银行的盈利又受到打击,市场预计,明年日本五大银行会录得高单位数的盈利下跌,当中以地区性银行最受打击。
负利率对银行来说犹如税项,因此不但未能鼓励银行放贷,反过来会增加银行风险规避的心态,不利经济活动。不少日本银行已公开批评负利率所带来的害处,日本最大的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最近就放弃日本国债的一级市场经纪资格,以示抗议。日本国债的孳息已跌穿零,处于负数状态,银行及保险公司惟有减少买债,结果是买入国债的都是打赌日圆上升的外国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只是吼准短期的获利机会,不会长期买入并持有,一旦日圆开始贬值,便会速速卖掉持货,债息或会因而暴升。理论上日本央行可以透过大手买债以稳定国债价格,但负债累累的日本央行,其债务水平及还债能力始终是市场的一大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