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香港海外业务拓展主管梁汗强与中银香港策略员李明扬撰文指出,上半年香港银行业的经营环境转趋困难,各项主要业务均面临一定的压力。据香港金管局统计,首季香港零售银行整体除税前经营溢利按年下跌4.8%,跌幅为金融海啸后最大。随着低息环境持续及经济有放缓迹象,下半年传统银行业务无可避免会受到一定挑战,然而,市场上出现了不少机遇,有利香港银行业的持续发展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内地企业海外并购潮升温
内地企业受经济放缓影响,增长动力下降,加上海外资产价格回落,吸引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发掘新增长点,并提升生产竞争力。
据汤森路透统计,今年首6个月内地企业海外并购规模达1211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并购活动带动上半年银团贷款总额升至580亿美元,按年增35%,预计今年总海外并购规模将升至超过2000亿美元。香港银行业可把握内地企业并购的机遇,提供一站式顾问及融资方案,包括过桥贷款、发债、结构性融资、风险管理产品等。
跨国企业涌港设立企业财资中心
为推动香港成为企业财资中心首选之地,特区政府在6月份已就新修订税制刊宪,符合条件的企业内部融资利息支出可获利得税扣免,而企业财资中心指定财资业务利润的利得税率获减一半至8.25%。企业财资中心如同企业的内部银行,跨国企业须选择一个地方成立财资中心来集中管理资金流动,一方面以最佳方式获取内部及外部资金,减少闲置资金及降低资金成本,另一方面集中管理外滙,减低外滙风险。新税制预料将吸引更多内地及跨国企业涌港设立财资中心,并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有利香港发展总部经济。香港银行可争取为企业财资中心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现金管理、融资方案、风险管理等。
内地境外资产配置需求强劲带动“大资管”业务
人民币贬值压力持续,最近人民币兑美元创五年半新低,而内地投资收益率下降,内地机构和个人在海外配置资产有上升趋势。今年内地利用多渠道在香港进行资产配置,例如通过“沪港通”买港股的资金持续流入,“港股通”2500亿元人民币的额度已用了约八成;基金互认下香港基金北上销售反应热烈,首5个月香港基金在内地发行(北上基金)销量约21亿元人民币,规模是南下基金的37倍。
另外,内地客户在港买保险的规模扩大,内地访客购买新造长期保单的保费比例由去年24%升至今年首季34%。以上可见,内地客群纷纷在港进行资产配置,香港银行可把握内地跨境投资潮的机遇,发展“大资管”业务,包括信托、托管、投资理财、资产管理等。
人民币储备资产需求会显著提升
人民币将在10月加入SDR,不少海外央行及大型金融机构将增加人民币资产,估计未来全球央行的人民币储备量可达一万亿美元,同时,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基本上已中门大开,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已取消额度限制,预料内地债券将成为境外机构的主要配置资产之一。香港银行具有丰富人民币产品及业务专才,可积极协助海外机构进行人民币资产配置。
综合上述分析,下半年市场上仍不乏发展亮点,香港银行业可把握市场的契机,拓展新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