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文章指出,英国央行出乎市场预料,并未减息。英国政经似都已从公投脱欧时的手足无措中,暂稳下来,谋定后动。惟国家分裂、衰退以至伦敦金融中心地位势削的风险,令英镑长期重压难纾。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英国当前首务维持国家完整
英国近期常令市场意外,公投脱欧固属震惊全球的黑天鹅;新首相特蕾莎-梅委任口不择言的脱欧旗手伦敦前市长约翰逊,出任外交大臣,亦令外界大跌眼镜;英伦银行昨亦未如市场预期般减息。
个中反映的应是政经一度人仰马翻后,英国传统精英开始定下来收拾局面。一方面,保守党明争暗斗后,局面已大定,文翠珊组成内阁,委任约翰逊为外相,既回应脱欧民情,且脱欧事务已交由脱欧大臣等负责,外相一职含金量大减,更有分析认为以约翰逊作风,不难闹出事来,文翠珊将可顺势除去此党内潜在对手。
至于英伦银行,在公投脱欧后急备2,500亿英镑协助市场维持流动性外,一直未减息、未增买债金额,昨虽强调已准备好下月刺激经济,惟续按兵不动,显然是因公投脱欧未久,要待更多经济数据反映冲击才按情下药。此是否明智,市场有不同看法,但甚符英伦银行作风。
事实上,英国政治经济界都需沉着应对脱欧公投后的连串严峻挑战。最为重要的是维持大不列颠的完整,要设法留住苏格兰、北爱尔兰以至威尔士,以免分裂而变为三流国家。
英镑偶有反弹恐怕弱势难逃
再者,金融市场虽已稳定下来,英镑亦已低位反弹,金融与经济形势看似趋稳,惟金融市场主看短线,经济暗伤实正扩大,如企业放慢投资、消费信心创21年最大跌幅、楼价寻底等,英国政府与英伦银行都正密切留意经济走势,势将出招缓减脱欧带来的挫伤。
同样重要的,是伦敦如何减少脱欧对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损害。无疑,伦敦长久建立的金融基建、深广度、人才与知识等,都不是其他金融中心可乘机轻易取代,但欧洲银行局等欧盟金融机构固已表明会撤走,不少国际银行已部署撤离部分业务与人员,而德、法等已急不及待抢人抢金融机构,伦敦正四面受敌。
特蕾莎-梅已向德、法领袖表明要更多时间准备脱欧谈判,明显是拖字诀,以争取更多时间稳住阵脚、增加谈判筹码并部署如何力减震荡,此是极困难任务,加上央行势增放水挺经济,故中期而言,英镑虽间有反弹,但恐怕弱势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