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家吕梓毅撰文指出,从日本和欧元区的宏观经济状况来看,加上英国脱欧后引来潜在的经济压力和连绵市场震荡,这些央行再放水或加码量宽,几乎已没有悬念。不过,美国的情况则比较吊诡,若美联储突然再次“鹰”起来,美股以至全球股市出现反高潮走势的情况不容抹杀。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近期全球股市可以快速从英国脱欧的阴霾反弹过来,美股更屡创历史新高,背后的动力是市场正price-in美国、欧洲、英国和日本央行可能暂缓加息、再放水、或/及甚至再加码量宽所致。
当然,从日本和欧元区的宏观经济状况来看,加上英国脱欧后引来潜在的经济压力和连绵市场震荡,这些央行再放水或加码量宽,几乎已没有悬念。不过,美国的情况则比较吊诡,虽然从多方面数据来看,美国经济中长期表现确实存在不少隐忧,但近月来公布的经济数据有不俗表现,又是不争的事实。花旗美国经济惊喜指数近日已攀升至2015年初以来高位,反映最近期公布的数据持续胜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早前受到英国脱欧的结果影响,期货息率显示美联储于11月2日和12月14日今年最后两次议息会议(FOMC)上,加息的机会率跌至零和不足一成。不过,随着英国脱欧事件淡化,加上近期公布的数据表现优于预期,令有关机率再次回升;其中,后者已大致回升至脱欧时的水平。
由此观之,美联储会否如市场预期般进一步延迟加息的步伐,甚至再量宽放水,短期(未来1至4个月内)的机会存在不确定性,尤其临近11月大选。若然美联储霎时间再次“鹰”起来,美股以至全球股市出现反高潮走势的情况不容抹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