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创业板沦为“啤壳工厂” 须重塑金融中心地位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香港创业板沦为“啤壳工厂” 须重塑金融中心地位

2016-07-28 08:34:51   来源:   

香港中国金融协会理事、国泰君安国际执行董事及副行政总裁祁海英撰文指出,监管机构有必要在此时对于市场规则作出检讨,完善制度的不足之处,减少由于制度缺陷导致的不公平和不确定性,以维持一个公平、公正、开放的市场,保持、维护和完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近日港交所新一届上市委员会出炉,市场盛传首个重大任务是研究提高上市门槛;与此同时,香港证监会也研究就专业投资者制度进行新一轮咨询,这两项动作都针对沿用多年的《上市规则》和《证券及期货条例》,咨询内容包括计划延长大股东禁售期、提升盈利要求、改善上市发售机制及提高专业投资者门槛等六项措施,目标是提高上市公司质素,以及打击“啤壳”活动。

近年来,香港创业板市场有沦为“啤壳工厂”的趋势,不少公司上市实际上为了“啤壳”,然后再“卖壳”图利。“借壳”和“炒壳”成了市场各方关注和追逐的目标。加之近年内地企业加速走出去,为了缩短在港申请上市所需时间,很多以借壳方式上市,部分轻资产的主板或创业板公司成为收购对象,令壳价动辄可达数亿元,引发了近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热潮。根据资料显示,2015年创业板新上市公司数目达34间,对比2014年的19间,大幅增加78%。

资本掮客成“觅壳”主力

香港联交所检视了2012年至2014年所有在主板及创业板新上市的公司,以及部分在2015年新上市的公司,归纳出上述这些需要重点审查的公司的七个特点,包括:低市值;仅勉强符合上市资格规定;集资额与上市开支不合比例,即上市所得款项绝大部分用作支付上市开支;仅有贸易业务且客户高度集中;绝大部分资产为流动资产的“轻资产”模式等。

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市场主要是有产业实力的企业“借壳”上市不同,非产业背景的资本掮客成了“觅壳”主力,入主上市公司的目的不是长期经营发展,其主要目标是二级市场的短线利得。据媒体报道,港股多家新上市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在上市后监管禁售期结束不久,即沽出或逐渐减持其权益,有时更会同时改组管理层及改变上市业务性质。这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该等新上市公司的原控股股东着眼于上市地位所带来的价值,而非对集资用于发展业务的真正需要。他们的加入使得市场变得更加投机,误导市场非理性化发展,资本市场呈现短期化、投机化倾向。

应该说,资产重组在资本市场司空见惯。倘若运用得当,可引导资金注入实体经济,调整效率并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同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使上市公司灵活应对创新挑战。但若运用不当,极易沦为炒家的道具,衍生出炒壳、炒概念、炒收购等一系列业务链条。短期资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加速了资本市场的短期趋利。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资本短期化加速对于经济都是致命伤害,它使得市场拒绝生成资本,甚至股市资金都不得不靠短期信用膨胀——借贷性融资——投融资期限错配去支撑,从而使资本市场风险迅速加大。短期性加剧,实体经济受到影响,也会慢慢地腐蚀香港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地位。

金融市场是为实体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为经济体系配置资源的重要场所。金融市场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最重要的是建立优胜劣汰的资源配置机制,方便资源进出流动,避免劣币驱逐良币,这是市场之根本。未来若中港经济转差,现在的投机行为将拖累其他优质公司的正常集资行为,以至殃及金融业的经营,届时只会“共输”。

近期证监会与港交所对于上市监管决策与管治架构提出的改善建议,可说是对症下药。经过近二十多年来的发展,香港已是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根据美国传统基金会发表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直至2016年初香港连续22年获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市场规则必要检讨完善

香港稳健的经济政策、高度对外开放的市场导向、稳定透明的司法制度,严格的财政纪律以及对产权的充分保障,都令香港能够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领先地位。但是除了具备优异的地理优势、世界级的商业基建设施、充裕的人才,以及内地经济发展庞大的市场机遇外,更重要的是香港拥有自己的一套透明、公开、不断发展的市场游戏规则。

现行上市监管架构实施多时,随着时代变迁与市场发展,难免出现制度上的缺失。尤其近年来市场对监管和发展问题也颇有微言,认为香港金融监管机构对于产品创新和市场发展缺少一定的灵活性,对行业经营行为也较少作出积极的鼓励。

因此,监管机构有必要在此时对于市场规则作出检讨,完善制度的不足之处,减少由于制度缺陷导致的不公平和不确定性,以维持一个公平、公正、开放的市场,保持、维护和完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