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家习广思撰文指出,台风妮妲袭港,港股暂停交易一天,在无惊无险中度过。外围形势风起云涌,一些持续多时的趋势似乎起了变化。最瞩目的是日本债息带动欧美债息上升,这可能是“央妈”退下火线,大政府上扬的先兆。美元弱不禁风,资金继续流入亚洲,印尼、台湾、南韩等地的股市昨天续有外资净买盘,金价银价走势靓。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欧洲昨天开市早段表现较差,意大利多家银行可能需集资增加资本额,股价普遍大跌,亦拖累整体欧洲银行股表现。今天公布业绩的汇控及渣打在伦敦的股价齐齐受压,未有受惠长债息率抽升,相信要等业绩公布后才有转机。
日债息抽升令人侧目
日本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昨天获内阁通过,规模共28.1万亿日圆,政府财政支出6.5万亿日圆,今个财政年度使4.6万亿日圆,当中每人派钱1.5万日圆予低收入人士,可刺激消费,非财政支出占四分三;至于为政府及国企借出的低息贷款有何搞作,则未有细节。据过往经验,日本刺激经济方案条大数通常很夸张,多是充大头鬼,今次首相安倍晋三的方案也不例外,但起码撑住经济一年半载,未需面对衰退。
日圆兑美元昨天走势强劲,升了一个巴仙,直逼100大关,最令人侧目的是日本国债飙升。自安倍晋三声称会推28万亿日圆方案及上周五日央行没有大动作后,日债息在4个交易天内,由-0.287厘升至昨天的-0.075厘,升幅为0.212个百分点。
日债息抽升的同时,美债及德债息率亦随之上升,可能是日资由欧美债市班资回朝。市场人士开始留意国债息率是否出现转角?在货币政策完成历史任务后,财政政策开始接力,财政开支会挤占资本市场的资源,债息有理由上扬。日本开始走出第一步,美国总统大选后,白宫新主不论是希拉莉还是特朗普,都很有可能扩大政府开支,纾缓社会贫富不均的情况。这些对社会财富再平衡的呼声,相信在明年欧洲大选前后都会出现,欧美日政府从紧缩财政走向打开库房大洒金钱,加重财赤难免,增加举债以融资是必然的事。以今日债息之低,升些少亦十分正常。
若证实全球国债息率出现一波升势,投资策略也须因应形势而变。国债息率上扬,牵动企业债息跟升,融资成本上涨。近期美国企债ETF出现调整,其中垃圾债价格的跌幅较大,这可能与油价跌近每桶40美元有关,因为垃圾债ETF中能源企业债占了不少比重。
超级债券牛市若逆转,对资金流向会有重大影响,流出债市的资金会向哪边走,值得追踪,大茶饭所在呀!当然,最紧要是确认资金开始流出,债息可持续上扬。
纽约期油由每桶约50美元,跌至近日逼近40美元,油价调整,令人不禁问会否再创新低,累及环球金融市场呢?近期油价之跌,与美国夏季驾驶高峰期已过有关。对冲基金在原油期货市场的净长仓数目,自5月中以来一直下降,油价差不多同一时间回落。过往数据显示,两者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原油非商业盘净长仓未见回升前,油价调整料会持续。
油市重点看美页岩油
中东产油国对提产增加市场占有率仍乐此不疲,伊朗将公布新的外资合作开采油田模式,目标是每年吸引500亿美元外来投资,它的死对头沙地阿拉伯近日向亚洲供应的石油,较8月时减价每桶1.3美元,以应付今年伊朗增产25%带来的竞争。不过,美国页岩油开采是一个重要变量,2015年当油价跌穿每桶50美元后,油商开始减产,日产油量由高峰至今减少了近百万桶。现在油价再跌至40美元,开采油井不划算,进一步减产似乎已无可避免。
另一个时间因素是页岩油井的寿命远低于传统油井,通常首年产量最劲,之后已跌近一半,一口井要提升产量,须作新的投资,是否值得,那就很视乎油价水平。油价已跌了两年,期间投资开采的新油井不多,一旦现有油井日趋枯竭、美国油产量进一步下跌,就抵消了中东的增产;所以,油价再跌穿30美元的机会不大。至于何时再买油,则要看对冲基金的盘路部署及美元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