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家伊马仕撰文指出,还有不足3个月,美国第58届总统选举将正式举行。根据《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Post)与美国广播公司(ABC)在8月1日到4日所做的民调结果显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HillaryClinton)的支持率,领先对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DonaldTrump)8个百分点。姑勿论最终谁胜谁负,今期我们试从“美国总统周期”现象,以及两党在过去不同年份执政时的表现,探讨其对美股后市发展有何启示。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何谓总统周期现象。美国总统选举每4年一度,由总统当选起计,翌年1月1日至12月底为总统周期第一年。
以奥巴马2012年连任为例,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便界定为总统周期第一年;2014年1月1日至12月底是周期第二年;今年年初至2016年12月底是周期最后一年;明年1月1日至12月底便是总统周期第一年;余此类推。
周期首两年经济表现差
根据传统或惯例,美国经济和股市在不同总统周期中,倾向有不同表现特性。具体而言,总统周期首两年,经济表现相对较差,第二年尤甚;自1948年至今的总统周期第二年,失业率和经济增长平均水平分别为6%和2.7%。反之,踏入总统周期第四年(即大选年),两者的表现明显较佳,经济平均增幅达3.8%,失业率平均只有5.6%而已,表现是总统周期中最佳。
至于股市,在总统周期第三年及第四年,美股走势较突出。以标普500指数为例,虽然在周期第四年的平均表现远不及第三年出色,但上升比例达七成以上,明显较周期第一及第二年高;周期第二年“传统”上为美股平均表现较差的年份,不过上升比例则高于第一年。
为何会出现这个周期现象呢?一般相信,这或与“有形之手”操作有关。因为到了总统周期第三及第四年,现任总统或执政党为求连任或继续执政,均会积极部署力求歌舞升平,故此股市及经济在周期第三年及第四年表现通常较理想;反之,总统当选后,由于不急于争取表现,甚至不介意让经济先行回调(可把责任推给前朝政府),从而突显随后周期第三及第四年的“政绩”,故此在周期第一及第二年股市和经济表现,多数较为不济。
民主党执政升市比率高
除了总统大选周期对股市有所启示外,美国不同党派执政对股市的表现又有何影响?哪一个板块在民主党、共和党执政期间的表现较佳?笔者统计了由1927年至今标普500指数的回报率,于两个不同党派执政时期的表现。
自1927年(当时在任总统为共和党的卡尔文.柯立芝,CalvinCoolidge)至今(共89年),由共和党人执政年期为42年,当中标普指数录得年度升幅的次数为27次,即股市出现上升的比率约64.3%;期内美股平均表现只有约4.9%。事有凑巧,美国1929年至1933年经历大萧条(GreatDepression),以及2007年至08年爆发金融海啸,上述两大危机发生时,均由共和党人执政。
民主党方面,在是次检测范围的89年之中,有47年是由该党执政,当中标指录得升幅的次数有32次,上升比率高达68.1%;期内美股的平均表现,亦较共和党执政期间高出4.8个百分点,高达9.7%。
“股神”巴菲特过去一直支持民主党众所周知,早前亦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站台。由此看来,若未来一届美国总统大选是由民主党希拉里当选的话,美股表现似可看高一线。
共和党掌权未惠能源股
至于板块表现,华尔街过去不少分析都认为,共和党执政有利能源股、军工股及医疗设备股,惟以板块指数的历史数据来看,此论点却不明显。从标普500各项分类指数(数据自1989年起)的历史表现可见,能源类指数虽然在共和党人出任总统期间表现确实最为突出,在由共和党人执政的11年间,该指数按年平均表现约为6.5%,但录得升幅的次数仅6次,即指数录得升幅的比率只有约55%。
反之,在由民主党人出任总统期间,能源类指数有约75%上升比率及9%按年平均表现,可见没有明确证据证明美国总统所属政党对能源板块有显著而长期影响。
总括来说,从总统周期现象来看,在周期第三年及第四年表现多数较佳。展望明年计起两年内,美股进入总统周期第一及第二年,表现有机会较差;加上从历史数据来看,由共和党人在任总统期间,股市表现亦较差。
因此,若今年大选由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胜出,可能会成为美股的“黑天鹅事件”,更可能令美股来年出现强烈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