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家JamesSaft撰文指出,美联储依资料表现而决策的作法,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了。虽然美联储仍然高谈将如何由经济资料表现指引,但权衡考量显然已经有所变化,对于怎样的资料将促成怎样的政策,观察家及投资者所能把握的因此大不如前。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已经有好几次,就业资料表现不错,却仍然无法让金融市场改变看法、相信美联储自己对未来加息步伐的预测,最近一次就是上周公布的7月非农就业报告。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指出,过去数年,美联储自身对于重要指标的预测,象是长期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及利率,呈现稳定下移,目前更是加速下修;2015年时,美联储对联邦基金利率的长期预测值为3.75%,目前预测值降到只剩3%。
这些预测一再失准的现象,反映出一股对于经济愈来愈大的不确定感,这让美联储官员对于如何描述经济,以及哪种情况可能导致加息或甚至宽松政策,变得信心大失。
“美联储决策官员也知道,在某些方面,这个世界的样貌已经与短短几年前大不相同,他们也知道,当前,经济及政策将如何演化的不确定程度,可能是非比寻常地高。”伯南克在布鲁金斯学会网站一篇文章写道,“因此,美联储的对外沟通近来采取了更加不确定(agnostic)的语调。一般而言,当决策官员的讲话变得更不能肯定,愈来愈不愿意提供明确指引,美联储观察家将认为剖析声明及演讲内容用字遣词的好处变小,并且认为仔细研究新资料的好处更大。”
换言之,由于美联储不会表明资料会导致他们如何作为,因此我们应该观察资料本身,而非美联储。投资者当然会有些摸不着头绪。低增长、低通胀的经济难题或许终将成为我们均可依循的模式,但目前情况显然并非如此。
然而,伯南克建议“观察资料”所引发的问题,正是美联储官员所无法回答的问题──观察资料,然后做什么?
金融市场价格也是资料
美联储官员持续表明他们“依赖资料”,但其意涵正历经一些微妙但明显的变化。美联储肩负控制通胀及促进就业的双重使命,因此被剖析最详尽的经济资料,当属那些反映出物价变动或就业状况的资料。
对美联储来说,身处联系更紧密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加上金融市场普遍被视为拥有驱动或抑制经济成长的巨大力量,若仅侧重于国内资料未免太过于狭隘。
“因此,当我重申美国货币政策为依赖资料时,其中不仅包括非农就业和零售销售等重要经济资料所释出的信息,也包括金融市况对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动向作何反应。”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杜德利说。
换句话说,无论是上海还是伦敦,荧幕上跳动的金融价格,那也是资料,我们也是依赖这些资料的。杜德利还表示,今年能否进一步加息“取决于广泛意义的资料,而且如我们所知,这些资料是没有办法准确预估出来的。”
所以说,全球市场的交易员可以牵着美联储的鼻子走,而且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做什么。一定程度而言,情况一直真是这样,还记得债市对财政扩张做出的惩罚性反应吗?
对金融市场荣景的依赖,也许是各国央行选择的摆脱金融危机的方式所带来的苦果。通过祭出大手笔宽松举措,各国央行(特别是美联储)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稳定和增长。
但这也导致现在局限他们的反馈循环。倒不是说金融市场稳定繁荣是美联储的第三使命,而是说他们能否接近自身真正使命的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取决于金融市场的情况。
而金融市场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受到世界遥远角落状况的影响。也许我们不该只是盯着资料,或只是泛泛地说美联储的决策依赖于资料,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美联储所依赖的是何种范围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