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资产管理亚洲首席市场策略师许长泰撰文指出,最新一轮欧盟银行业压力测试已于7月29日公布结果,在51间接受测试的欧元区银行当中,意大利的西雅那银行(BancaMPS)表现最差。测试结果不但突显意大利银行业的隐患,也令欧洲银行股的走势更为波动。自从英国公投决定脱欧后,处理意大利银行问题所构成的挑战,已令欧洲面临新的政治考验。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向中小企贷款过多
事实上,欧洲银行业问题自年初以来,一直是欧洲股市动荡的主要源头。年初至今,欧洲多家大型银行的股价已下跌逾三成,部分意大利银行的跌幅更超过七成。前所未见的负利率政策,加上英国脱欧的震撼性公投决定,都令欧洲银行业陷入艰困的环境。
与众多其他欧洲国家不同,今次处于震央的意大利,并未在之前的危机中出现房地产或信贷泡沫。目前意大利所面对的问题,主要在于银行对许多资本不足的中小型公司的大量贷款业务。这些公司主要从事意大利工业范畴的核心行业,经济不景加上旷日持久的危机,都对它们带来沉重压力,以致无力偿还银行贷款。
伦齐上台积极改革
意大利银行业所累积的不良贷款,在去年底已达到3600亿欧元,扣除拨备后占总贷款达10.8%。有别于西班牙和爱尔兰,曾迫于无奈接受国际救助计划,之前的意大利政府对于银行业问题一直采取回避态度,迟迟不肯对症下药。
意大利现任总理伦齐(MatteoRenzi)自上台后一直积极推动改革,并促进合作银行和互惠银行网络现代化。今年起,意大利实施了由欧盟指定,旨在避免动用公共资金救助银行的自救规定,并拯救了4间小型地区银行,却导致大量持有优先和次级债券的投资散户损失惨重。
其后,意大利政府推出一项由国家担保的计划,在与欧洲取得协议的情况下,容许银行将不良贷款证券化。此外,银行业也在4月成立自救基金Atlante,协助同业出售部分不良贷款。然而,由于Atlante基金主要是由大型私人银行出资,自救能力其实相当有限。
冀欧盟准公共注资
为免危机进一步恶化,若干资本不足的意大利银行急须重新注资。总理伦齐已经与欧盟展开谈判,希望获准动用公共资金向银行系统注资。倘若协议能够达成,将对意大利重整银行体系十分有利,更可避免欧洲陷入新一轮的震荡。然而,有关协议亦可能会引起政治反弹,尤其是在一些现正瀰漫「反布鲁塞尔」情绪的欧盟国家。
相反,倘若总理伦齐与欧盟谈判失败,意大利最终未能动用公共资金救助银行,银行业就可能出现信心危机,投资者亦会损失惨重。届时,意大利选民更可能在10月举行的宪法改革公投中,对伦齐政府倒戈相向。这次由伦齐发起的公投,旨在赋予总理和政府更大权力,以便更有效推行改革及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一旦公投结果失利,将导致意大利政局不稳和改革受阻,欧洲局势亦会变得更加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