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鹰鸽不定信誉受损 或向日本取经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美联储鹰鸽不定信誉受损 或向日本取经

2016-08-31 08:29:25   来源:   

专栏作家林行止撰文指出,上周五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央行年会上的发言及稍后该局副主席费沙(也有译费希尔)“补充发言”的市场解读,习广思昨天在“信笔攻略”的《储局耍鹰鸽双形香港怕息魔回归》,作了扼要清楚的剖析;关心利率及汇率走势对投资市场的影响者,不宜放过。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美联储正副主席就利率政策的发言,受影响的不仅仅限于当前的市况,由于他们有攻有守,矛、盾并出,“耍鹰鸽双形”,令该局的“可信性”蒙上阴影。换句话说,该局信誉因两位最高决策者传达了互有冲突的讯息,必然受损,而且负面影响深广!

上周五《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发表有“美联储非官方发言人”之称的首席经济评论员希尔仙列斯(JonHilsenrath)的评论,题为《美联储迟疑莫决令民粹主义抬头》(FEDStumblesFuelPopulism),副题说得更白︰《重要议题上的失误令大众对建制失信心》。非常明显,美联储在利率问题上的“弹弓手”,并非故意愚弄受众,而是内部的确有不能调协的矛盾。无论如何,这种表现令华尔街中人再不能以其决策者言论“测市”,失去指路明灯,市场日趋混乱,可以预卜。

读了《华日》这篇文章,对据说是耶伦与夫婿阿克洛夫(G.Akerlof,2001年诺奖得主之一)讨论了整整一周才定稿的老鸽演辞,股票债券和黄金均强力上扬,以她“强烈暗示”未来该局“可能购进更广泛的资产”,而美联储预定百分之二的通胀率可能提升。可是,耶伦发言的余热尚在,大约两小时后费沙在电视访问中,“强烈暗示”九月以至年底前有两次加息的机会。如此“对着干”,老鹰即使未咬死老鸽,后者亦遍体鳞伤──市场人士见前路存不确定性,争相回吐,市场遂“遍吹淡风”。

美联储以加息左右市场

加息或不加息之权在美联储手上,意味当局有左右市场之力,如今加或不加并无定论,市况因此波动不居,这样的市况,正中投机者下怀。事实上,加不加息,长期来说,对市场和学术界的影响是中性的,但美联储最高层的“利率矛盾论”,传达的讯息令人忧心忡忡,以向来视美联储地位不可取代的人,不免有下述诸种疑虑──①这是否该局内争已白热化?②该局是否故意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拖至十一月初大选有结果后再作“定夺”?③是否耶伦担心她的“考虑购买更广泛资产”说法,令狂牛出现,因此指示她的副手出面“平乱”?显而易见,这些疑虑不易有清晰明确答案,如果美联储短期内不出面澄清,结果可能令华尔街中人今后不再闻美联储音乐起舞。市场愈趋混乱,令“造市”者有较多上下其手的机会,而小投机者小投资者更难从中获利。

在美联储有关利率去从的讯息如此混乱、含糊的情形下,预测九月会否加息,惟小说家优为之,笔者实在不敢说。笔者知道的是,自从2008年后的“量化宽松”(以美国为首的各国央行开动印钞机印钞票),虽然令金融体系屹立不倒,但“过量”的资金并没有流进可以促进增长的经济体系,那从这些年来,除了中国,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国民毛产值(GDP)都挣扎不致沉入水底可见。这批在市场游荡的资金(过去所称的“热钱”)去了哪里?房地产的吸资力最强,包括本港在内的各大国际化城市的物业价格,在利率(分期付款成本)“偏低”的条件(更贴切的说法是“借口”)下,在无力置业的人愈来愈多社会不和谐日趋严重的情形下,楼价“升完可以再升”,那完全是“钱多作怪”的市场现象。如此市情,只对资本阶级(有能力置业者都属此阶级)有利,一般受薪者均无法受惠!

当前经济生死未卜,经济学界其头甚大,以学者无法提出一套足以令大部分人得益的经济政策。财赤如山本该行撙节开支之策,但有钱人继续“钱滚钱”而富上加富,受薪者则要过“勒紧裤带”的日子,社会因此不是和谐不和谐的“社会问题”,而是可能酝酿搞乱、打倒资本主义的革命;然而,继续“量化宽松”,甚至出动直升机撒“银纸”,又面对美联储虽想得通却拿不定主张的政策窘局。当今之世,有权的财金官员不易为、有钱人非常苦恼(资本性回报一不留神便出现“负增长”)而无钱人因为经济不振收入不增反缩,痛苦难耐。在这个新科技世代,内心快乐安适的人不多。

经济学家束手无策。财政学派(凯恩斯)的一套固有缺失,奥国学派货币学派(海耶克、佛利民)的学说亦成强弩之末。世事愈来愈不安定、人心愈来愈躁动!

耶伦要向日本央行“取经”?

耶伦说“美联储正在研究其他国家央行购进更广泛的资产”的可行性,指的可能是要向日本央行“取经”。讯息显示,日本央行联同“政府退休投资基金”(GPIF,下称“退休基金”),早已进入股市“以抬高(inflate)股价”,本报读者最清楚,股价上扬,和楼价上升一样,会产生所谓“财富效应”(wealtheffect),进而诱使(bamboozle)有余资的日人成为股蚁(美其名为小投资者),更重要是增加消费成为“大豪客”。日本人过往在股市输得很彻底,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一日日经指数企于三万九千点水平,如今在一万六千七百点左右徘徊;日本股民难有好日子,彰彰明甚。日人因此对股市避之则吉,为了重燃他们入市的意欲,政府使出“横手”!

在安倍政府硬软兼施的“提示”下,“退休基金”于2014年中,决定把其“投资组合”中持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日本股票,当时其总资产为一万四千亿美元,百分之二十五为三千五百亿美元;这笔巨款令日经指数一度升至二万点水平,但现在……。非常明显,“退休基金”入市无法令日股企于足以诱使一般人入市的高度;另一方面,“退休基金”资产年来略有增加,日股占其“组合投资”仍达百分之二十一,即使再增四个百分点,数额亦有限;至此,日本央行只好出马,于7月28日宣布拨出五百九十亿美元(约合九万亿日圆)入市。迄去周末,央行及“退休基金”合共持有值三千八百一十多亿美元(不足四十万亿日圆)的日本股票,意味央行仍有大笔资金可购股票,日经指数虽从它们决定入市的2014年迄今升了约三成(从2011年低点一万点水平计更升了约七成),但比1989年高点仍低百分之五十七。那意味日本股市“大闸蟹”仍多的是,“财富效应”因此未之见!

与此同时,央行及“退休基金”成为东京股市第二组(中小型公司)四百七十四家上市公司(总数一千九百七十家)的最大股东;虽然有关当局对所持个别股票的盈亏情况讳莫如深,但“大数据”显示,它们的日本股票亏损二万二千六百亿日圆、外国债券蚀一万五千二百亿日圆、外国股票损失二万四千一百亿日圆。这些都是OPM,决策者为达刺激股市进而搞旺经济的目标,因此面无惧色,继续入市!

由于实质经济颓态未去,国民毛产值在加减之间浮沉,投资者见公司前路阴霾蔽日,知有超级大户入市,遂沽之哉。结果政府做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而欲营造“财富效应”标的未达。

美联储是否还要师事日本?这也许是内部激辩不已以至出现“矛盾论”的底因。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