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文章指出,环球经济前景不振,企业缺乏投资意欲,资金不是用于派息、回购股票,便多是投进资产市场图利。在此大格局不变下,倘若日央真的加码负利率,新增资金恐只会对高温的环球资产市场火上加油。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正当外界认为环球货币政策走到尽头,前储局主席伯南克却指储局不应排除负利率,亦有消息指已实行负利率的日央将进一步减息。此恐彰示环球央行深陷量宽的饮鸠止渴困局。
二十国集团(G20)本月初峰会的联合公报表明,单靠货币政策不能实现平衡增长;加上近期欧、日央行都未再加码量宽,外界揣测各国或已有共识,宽松货币政策已走到尽头,现时要开始戒除量宽“毒瘾”。
惟“毒瘾”未开始戒,似又生变量。一方面,伯南克在其网志指在低息环境下,倘新一轮衰退出现,储局不应排除负利率此政策工具。以伯南克的分量,此无疑是为备受争议的负利率政策背书。
另一方面,日本媒体昨报道,日央认为负0.1厘的存款利率的效益,大于副作用,日央有意把进一步调低负利率,作为核心货币政策。
缺前景减投资钱涌资产市场
在负利率广被视为害大于利下,有关日央将进一步减息的传闻,自令市场大为意外。说负利率害大于利,不单因日央年初宣布实施负利率后,日圆汇价不跌反升,令疲弱经济承受更大压力,更因日本与欧盟等虽先后施行负利率,却未见促使民众增加消费、企业增加投资、通胀预期升温等正面效果。
公众看到的,是负利率等量宽措施虽令资金泛滥,但没有多少流向实体经济,主要都涌往资产市场,推使股债等金融资产高走,现时环球已有逾13万亿美元资产属负利率,日益脱离经济基本面,令泡沫忧虑愈来愈大,如部分储局成员便以防资产泡沫危机为由,催促储局尽快加息。
个中底因,是环球经济前景不振,企业缺乏投资意欲,资金不是用于派息、回购股票,便多是投进资产市场图利。在此大格局不变下,倘若日央真的加码负利率,新增资金恐只会对高温的环球资产市场火上加油。
央行苦无他计量宽仍得继续
既然如此,为何日央有意再减息呢?此恐怕是日本经济续弱,日央有压力要施救,但一再扩大购买证券计划已令日央成为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买债已近极限,苦无他计下,惟再思负利率。
此凸显的不但是日央面对的困境,更是环球央行所陷困局,即各国政府对振经济束手无策,惟靠宽松货币政策吊盐水,先饮鸠止渴再算,故环球金融市场的泡沫游戏虽然危险,暂时只得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