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家林行止撰文指出,杜特尔特的亲中表态,正中北京下怀,其基建向中国招手,看来会收宏效。如果中国“回大礼”,南亚“诸小”尤其是印尼和越南,极可能在中国政策上向菲律宾看齐。显而易见,这种态度上的转变,对美国的“重返亚洲”有重重消极效应。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由于向来被视为美国的附庸(菲外长口中的“棕(啡)色小兄弟”〔littlebrownbrother〕),加上来自该国的劳工充斥香港家庭,令一般人对菲律宾的政经情况,漠然视之;但是,自从杜特尔特于6月30日宣誓就任总统后,其连串言论(尚未达立法阶段),不论内政外交,均予人以该国政经前景将有翻天覆地之变的预期。本来,这个与强盛相去甚远、人口不足一亿一千万小国(劳工输出大国)的兴衰,与和她商贸不算频仍的香港关系不大,其政经蜕变,港人大可置诸不理,近日笔者所以谈及(数十年来首评菲政局的拙文见九月十四日),皆因其外交转向可能令南海局势愈趋复杂和危险,香港很难不受影响,因此有再谈之必要。
香港人对阿基诺三世治下(2010年至2016年)的菲律宾,印象不佳,主因是不齿菲政府处理香港旅客在该国遇害的手法及官员推卸责任特别是阿基诺三世嘻皮笑脸的态度(不必讳言,满街菲律宾佣工亦令不少港人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但实际上那些年,菲律宾的政局尚算安定“清明”,而经济发展,直至去年底,可说势头甚佳,那从外资涌入(虽然仅从一年约三亿增至近十亿〔美元.下同〕)、失业率(今年年初数字)拾级下行至百分之五点八及国民毛产值年增幅企于百分之七水平可见。
声言不懂经济的杜特尔特上台后,马上委任菲律宾著名经济学家组成经济顾问团,该团迅速提出系列在笔者看来十分空泛亦可说放诸四海皆准但不一定可行的建议,这些建议强调安定繁荣、削减官僚繁文缛节、大兴土木投资基建以至发展乡郊及拓展旅游业等,世界通行、国国合用,问题是如何落实而已。杜特尔特虽说这些建议“可行”,但迄今未见“后着”;与此同时,杜特尔特“喜欢问候知名人物(不论国内外)娘亲”的习惯,不因当上国家最高领袖而收敛,加上藉扫毒之名,警察持枪横行,与警方有“联系”的毒枭“适时”地对竞争对手大开杀戒,令菲律宾风声鹤唳,百姓惶惶,而正当商人闻风丧胆,担心在混乱局面中有所失,人们因而对“法治”会否质变存疑,外资停止流入且撤出之声清晰可闻。菲律宾的经济前景已呈阴霾。
二、
和日本的人口萎缩趋向背驰,菲律宾如今是东南亚出生率最高的国家(每名女性二点八名子女,香港的为一点二),成因不是宗教禁止避孕(许多天主教国家出生率均很低,多年前笔者在毛里裘斯问何以信奉天主教不能避孕的该国出生率奇低,新闻局官员的答案是“人民聪明不于受孕期行房!”),而在天下太平经济增长甚佳的情形下,是无忧无虑乐观天真的人生观!统计显示,从1990至2015年的二十五年间,菲律宾人口从六千二百多万增至一亿零二百余万,增幅达百分之六十五,从现况看,这种趋势没理由会逆转;菲律宾统计局“顺藤摸瓜”的预测是,到2040年人口将增达一亿四千多万。人口高速增加,意味菲律宾有重大的“人口红利”──工作年龄(外国规定不同,菲律宾的非体力工龄十五岁开始、粗工始于十八岁至六十四岁)的人口不断上升,等于有一支年轻力壮的工作大军,在大部分国家人口萎缩及老化十分严重的现在,若有合适的经济政策,人口年轻化对菲律宾经济的贡献,不可小觑。
可是,要充分利用“人口红利”使之不会变成负累,当局必须拿出一套可行的政策才行。今年五月,菲律宾的出口量跌百分之三点八──这是十四个月的持续下行,而适龄工作人口的就业率百分之六十三点四(年轻人失业者众),是令经济分析者担忧的数字。如何纾困,杜特尔特政府不得不走出前任的窠臼,别出蹊径,向中国摆出友谊的姿态,可算是最大的突破点。与中国亲善,虽然距离贯彻为政策尚远,但大方向是正确的。菲律宾目前最想见到的是内地旅客蜂拥而至,她有意在中国人外游热中分杯羹,是“合理期盼”。迄去年底为止,内地旅客只占游菲旅客百分之九,这方面潜质极大、有待发掘,不言而喻。依照当前的情况,赴台骤减的内地旅客转游菲律宾,可能性不容抹杀。去年游东南亚的内地旅客超逾千万人次,当中约八成去了泰国(比2009年增约10倍!),在2009至2015年间,赴菲的内地旅客只增不及两倍的百分之一百九十──从17万增至40万,大力宣传,同时优化入境手续,必有可观增长。杜特尔特甫上台便有连串令菲美关系恶化的举措,真正目的应该是“看在钱份上”向中国示好。
面对年轻人口快速增长,普遍说英语的菲人赴外工作的势头不会缓和。据菲律宾统计局去年的数据,当时在外工作的菲人略超千万(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包括五六项工种以家佣最多),其中以沙地阿拉伯最多达百分之二十四点七……,香港假日通街菲佣,但只有百分之五点九的菲佣在香港。过去一两年,眼见菲律宾GDP增幅超中,不少香港主妇担心因本土经济兴旺提供较多工作岗位,会令“菲佣不来”,现在看来,该国旅游业即使大旺,吸纳更多年轻一代投入服务性行业,但由于人口大幅增加,赴外工作的人数不会减少。家佣源源而来之势难改,香港主妇毋须过虑!
三、
杜特尔特上任后日思夜想(Activedesire)的,是和中国搞好关系,表现在行动上的,有在东盟老挝会议时避见奥巴马而与李克强总理亲切会面、热情牵手,且不提“海牙仲裁”,匆匆之会当然未入“正题”,但菲方透露李总理已答应“协助”菲律宾兴建“吸毒者复康中心”,杜特尔特对此是非常“感恩”,说什么“中国人非常慷慨,但美国人只给我们定下行为准则和法律(PrinciplesandLaw),其余什么都没有!”这未必是实情,却可看出他作势向中国投怀送抱并对美国非常不满。
不过,杜特尔特指示菲防长日后转购中、俄武器,若成事,该国军力必须“重整”。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字,自从1950年(该国于1946年脱离美国独立),该国近八成军火由美国供应,一旦弃美,不数年国防力量便会因为零件不足而瘫痪。改变武器来源地,看来不易成事。
无论如何,杜特尔特希望摆弄“中美矛盾”,从中上下其手取利,这种着眼于经济现实的外交策略,就“赚快钱”的角度,无可厚非。事实上,和菲律宾打好关系,亦符中国国策;菲律宾有意引进中国投资基建(机场、海港及铁路),以菲律宾是“一带一路”的一站,杜特尔特的亲中表态,正中北京下怀,其基建向中国招手,看来会收宏效。菲方暂时放下“岛礁争议”(当然对“海牙裁决”视而不见),以至为避免与中国海军正面冲突而不加入美舰的“南海巡逻”,重视“礼尚往来”的北京,肯定不会“非礼也”,如果中国“回大礼”,南亚“诸小”尤其是印尼和越南,极可能在中国政策上向菲律宾看齐。显而易见,这种态度上的转变,对美国的“重返亚洲”有重重消极效应!
因杜特尔特“仇美”可能引起的地缘政治变化,对中国非常有利,然而,在菲势力根深柢固的美国又怎会坐以待“毙”,况且,一旦南海和东海爆发“热战”,菲律宾以次的“诸小”必会马上重拜老美门下。说到底,这些只知在外交上投机套利的国家莫不一清一楚,以当前的军力,惟美国能保她们平安!在这种情势下,中国对菲律宾的投资,必须计算经济效益,惟有如此,当菲律宾获得经济甜头后政治上仍倾向美国,才不会赔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