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家严智勇撰文指出,美联储12月加息似成定局,但之前一直按兵不动,错失加息时机,确实令不少人感到焦急,甚至被质疑涉及政治考虑。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肯定是其中一人,屡次炮轰美联储主席耶伦受奥巴马政府影响,迟迟不肯加息,以免经济承受不必要冲击,影响民主党代表希拉里的选情,甚至声言自己一旦上台,势将撤换耶伦。
不过,类似的语调4年前都出现过,当时代表共和党的罗姆尼亦称入主白宫后,无意提名带领美国走出衰退的伯南克连任,懒理对方也是共和党人,更是小布什一手举荐。
理事共7人掌政策控制权
虽然发达国家央行讲究独立性,但始终难与政界划清界线。以美联储为例,主席、副主席及5名理事(现时只得4人),共占联邦公开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逾半席位,可谓对货币政策具有控制权,但他们同样需要政治任命,先由总统提名,再到国会作证,最后经参议院通过。就算是戴蒙德这个级数的经济学家,2010年获颁诺贝尔经济学奖后,2011年仍被尊贵的议员以学术理由拒诸门外。
原本理事的任期长达14年,就是希望理事决策时不受政党交替影响(美国约8至12年便有一次政党交替),目前却有声音质疑,大部分现役理事由奥巴马委任,而他们任期未过一半下,近期一动不如一静的决定,可能是出于保障自己饭碗的政治考虑。这遑论因向希拉里捐款而被共和党穷追猛打的理事布雷纳德,盛传已获邀入阁担任财长。
央行再独立难与政界切割
纵然地区储行行长与理事们的加息立场南辕北辙,但里士满储行行长力加断言否认上述针对理事们的指控,他上周受访时表示,华府过去几十年确实透过自己提名理事来影响局方决定,无论共和党或民主党也试过;不过,有关影响已愈来愈小,而近期同僚作出决策时,肯定没有丝毫政治考虑。
但这位局内“超级鹰”不忘捍卫地区储行的中立性及独特性,指现在储行董事局有商界代表及独立人士,正在减少政治干预的机会,更可平衡各方需要,以回应希拉里支持剔除商界于地区储行架构的改革建议,以及有共和党议员动议减少向地区储行拨款的计划。
力加当然有为同僚辩护之嫌,但显而易见,特朗普及罗姆尼也非掌握了什么实情,他们背后的考量如出一辙,就是将美联储主席归入执政党一派,并借撤换美联储主席一事大做文章,拉拢这几年未能受惠于美联储及奥巴马政府政策的选民。
至于伯南克或耶伦好不好,任内政绩是成是败,以至能否配合自己未来的施政方向,全部均非考虑原因。他们当选后会否兑现换人承诺,天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