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府拟对中国投资设限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德国政府拟对中国投资设限

2016-10-27 08:40:49   来源:   

据德媒披露,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加布里尔正推动联邦政府通过一项“纲要性文件”,以限制外资收购一些被认为具有重要意义的企业。德国经济部发言人杜贝尔24日在政府例行发布会上证实了这一消息。

杜贝尔同时还确认,德国经济部已撤回此前发出的一项许可,改为重新启动对中国福建宏芯投资基金收购德国芯片企业爱思强(Aixtron)的审查。尽管杜贝尔拒绝将上述两件事挂钩,但德国媒体已普遍将此视作针对近年来显著增长的中国在德投资之举。德国《商报》指出,现正进行中的中企寻求收购德国著名照明企业欧司朗一事或也将生变。

广泛代表德国企业界利益的德国工商大会主席史伟哲(EricSchweitzer)批评上述做法将反过来损害德国自身的利益。他向《商报》表示,“我们不能指望着别的国家市场向我们大门敞开,与此同时我们却为自己国家的市场关上大门——这将导致我们失去信誉。”

针对德国媒体对“关键技术流失”的担忧,史伟哲回应称,德国《对外经济法》当中对关系到德国国内安全的重要企业已规定了相应的途径,可阻止来自欧盟以外投资者的收购。

在批评德国有关部门额外设置壁垒做法的同时,史伟哲亦强调,在过去数年里,中国实际上已经拿掉了其经济中存在的许多壁垒,而“这之所以能成为现实,正是因为各方保持密切对话。”

史伟哲提供的数据显示,与德国企业目前在华累计投资规模相比,中资企业在德投资不足前者的十分之一。

“我相信,这一对数字如果变得更加平衡,应该是符合德国利益的。”史伟哲认为,中国的投资环境固然有需要谈判的地方,但“只有去相互对话,而不是筑起新墙,人们才能走得更远”。

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日前出席中国复星集团并购德国Hauck&Aufhaeuser银行庆典活动时亦反驳了“中国买空德国、威胁技术与就业”的负面论调。

史明德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德国企业在华直接投资规模超过400亿欧元,现有8200家企业在华投资兴业,而中国对德投资才刚刚起步,不到德国吸引外资存量的1%。

“中德投资合作不应是单行道,双向平衡发展才更加有利于两国市场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国企业通过投资德国拓展在欧洲的业务,也为德国企业带来新的资本和通往中国乃至亚洲市场的渠道,是互利双赢之举。”史明德说。

杜贝尔24日拒绝透露爱思强并购审查的最新进展,亦拒绝将这一并购与此前顺利过关的美的并购库卡进行对比。

另据德国经济部披露的信息,加布里尔11月1日起将访问中国,其间将与中国政府多位高级代表会谈。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