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改革是比意大利修宪改革更加难的命题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欧盟改革是比意大利修宪改革更加难的命题

2016-12-14 10:33:02   来源:   

公投出口民调显示反对宪政改革的票数明显占优,伦奇引咎辞职,欧元应声下跌。

从2014年2月上台到2016年12月5日宣布辞职,伦奇政府也难逃短暂的宿命。二战后70年来,意大利已经更换过63届政府,除了贝卢斯科尼,每届政府仅持续一年多。

诚如凤凰财经此前分析所言,不论公投结果如何,不会改变全球化受阻、民粹主义浪潮与精英主义建制派碰撞的趋势,伦奇所做其实在为他人做嫁衣。见文章《意大利公投,警钟向谁而鸣?》

伦奇修宪的四大阻力来自于:

1、对修宪敏感的民主人士。战后确立的意大利宪法,是对独裁者墨索里尼的历史教训的反思。和日本《和平宪法》命运一样,修宪在民众心目中极为敏感,容易引起警惕和反感。

2、对欧盟的不满。意大利的银行体系非常薄弱,其中一个原因是要符合欧盟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要求,所以很多人归咎于欧盟,进而反对支持欧盟的建制派。

3、对于政府解决经济问题、移民问题乃至难民等社会问题的不满。对宪改方案的投票结果,可以解读为选民对伦奇执政能力满意度的投票,2014年伦奇刚上台时支持率非常高,但随着国家债务居高不下,失业率增高,以及对难民危机的担心,宪改公投成为民众不满意的出口,也成为检验意大利人是否愿意接受变化的试金石,而伦奇政府并没有交出满意的答卷。

4、受全球民粹主义影响,北方联盟和五星运动党造势频繁。

法国极右翼国民阵线领袖勒庞立即发推向北方联盟表示祝贺。“我们必须倾听对国家自由的渴望。”

伦奇面临的问题,反对党有何灵丹妙药?

伦奇发表辞职演说,希望意大利好运,并敦促反对党提出建设性方案。

在英国律师、知名法律学者吕晓飞看来,41岁的伦奇作为意大利最年轻的总理,所做的政治博弈,虽败犹荣。“我觉得他还是一个有理想有情怀的政治家,他所面临的问题,反对党一样要解决”。

现状就是:

“1948的意大利的宪法,规定了意大利议会为两院制,由众议院、参议院组成。两院职能相同、权力均等。参议院议员315人;众议院议员630人。除终身参议员外,参众两院议员均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但总理可要求提前大选。在两院制下,通过立法是旷日持久的进程。比如非婚生儿童与婚生儿童平权法案,经过了1300多天才予以通过。而且意大利参议院规定只有40岁以上才能参选议员,这导致参议院往往成为年龄较大的有产阶层的代言人,多次否决欧债危机后政府提出的改革提案。短命的政府,导致总理在台上无所作为。通过改革来提升政府的执行力,这个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吕晓飞认为伦奇的改革,实际上是对英国政治体制的一个借鉴。

“英国上下两院,其中众议院拥有更多的权力,而上议院的权力要小得多,但这并没有妨碍英国的决策失衡”。

而担心权力集中在众议院而成为诞生独裁者的温床,这种想法,在吕晓飞看来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和墨索里尼时代不同,随着法治健全,互联网的兴起,社会更加透明化,制衡机制也更多元,出现独裁者的几率并不大。

相反,如果伦奇不改革,不仅自己无所作为、政局不稳,投资者自然会对执政能力缺乏信心而选择逃离。”

伦奇下台,引发大选提前举行,反对党额手相庆。此次公投并非如一些媒体所言,直接造成分裂欧盟的影响,但却开启了又一个不确定的视窗。

“如果将来反建制派上台,退出欧元,而改用意大利里拉,欧洲一下子进入无地图的地区,这种不确定性对于经济当然不是好事。但毕竟欧盟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已经经营这么多年,应该不会一下子就黄了,然而欧盟再不改革,危机将会更加深重。”

“意大利公投结果有利于英国退欧谈判”

欧债危机、难民危机、退欧危机中一次次遭受打击,欧盟如何更新自救自顾不暇,但客观上,有利于英国与欧盟的谈判。

“目前英国与欧盟谈判艰难,对无条件获取单一市场通行证的期望越来越小,但如果意大利公投伦奇宪改失利,提倡退欧的反建制派获胜上台,自顾不暇的欧盟可能会放下身段,对英国的谈判可能会软和很多,比如欧盟可能接受英国购买单一市场入场券的灵活条件。”

伦奇下台,并不意味着意大利人就会弃欧盟而去。因为退欧需要再度举行全民公投,而反对单一货币的政治共识在意大利尚待形成,也许为欧盟改革赢得一些时间。

然而欧盟改革,是比意大利宪改更难的命题。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