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相对处于弱势,香港交易所(00388)最新数据显示,港股去年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只有669亿港元,较2015年的1056亿元下跌37%;至于港股总市值于2016年底为24.8万亿港元,同比轻微上升0.4%。
另外,香港去年有126家新上市公司,较2015年的138家下跌9%;至于去年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1948亿港元,较2015年的2631亿元跌26%。
衍生产品市场方面,2016年期货及期权平均每日成交量761744张合约,较2015年的768520张,下跌1%;去年的股市指数期货平均每日成交量为337247张合约,较2015年的293178张上升15%;去年的股市指数期权平均每日成交量为123354张合约,较2015年的96756张上升27%。
此外,2016年的人民币货币期货平均每日成交量为2206张合约,较2015年的1062张大升108%。
至于恒生国企股息点指数期货、H股指数期权及人民币货币期货-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的未平仓合约,去年分别创下184626张(12月13日)、3276956张(12月28日)及45635张(12月30日)合约的历史新高。
另一方面,根据深港两地交易所最新数据,自从深港通于去年12月5日开通,直至今年1月5日的首个月,深港通每日平均使用额度为12.53亿元人民币。其中,深股通日均成交额为14.43亿元人民币,当中在首日净流入逾27亿元人民币之后,流进金额逐渐减少,大部分交易日净流进不足10亿元人民币;至于港股通日均成交额只有4.96亿港元人民币。总体来看,资金“南下”热情明显低于“北上”,“南冷北热”特征明显。
丰盛金融资产管理董事黄国英指出,香港股市没有甚么波幅,没甚么炒卖气氛,至于北上则更冷静,主要由于市况疲弱,其次是新经济股在全世界也被冷漠对待,因为过去数年也是市场焦点,但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后,市场资金转至旧经济股,所以资金流方面,未能迁就深圳上市的主要板块。
事实上,以累计成交金额计算,深股通首数只最活跃股份,也以家电或酒类等旧经济股份为主;至于深港通之下的港股通,5大最活跃股份全数均是恒生港股通中小型股指数的成分股,而非大型蓝筹股。但黄国英估计,随着人民币的贬值预期持续,未来南下的资金,可能转为主要买入大型港股,把资金停泊在港元资产,作为长线部;至于计及人民币下跌等因素之后,持有A股的成本相对较贵,相信将持续影响北上买A股的意欲。
另一方面,富瑞引用美国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最新数据指出,香港股票基金在最近一周持续出现资金流出,而且更是连续10星期走资,合计接近6亿美元。
此外,特朗普胜出美国大选之后,虽然引发资金由债券转向股市,但2016年全年计算,全球债券基金仍接近1500亿美元净流进,连续8年接收资金,相反全球股票基金流失920亿美元,为5年来首次出现资金流出。
由于市场短线受内地和外围经济数据左右,加上特朗普政策存不确定性,耀才证券研究部总监植耀辉预计,恒指短期在22600至22700水平见阻力,主要由于人民币上周明显反弹,认为是比较短暂的情况,特别在这段时间都有比较多的经济数据陆续公布,而数据的表都会对市场气氛有一定影响,加上特朗普将在1月20日正式上任美国总统,他的政策都备受市场关注,所以认为短期恒生指数在22600至22700的位置都开始会有大的阻力。
花旗银行最新发表2017年投资策略指出,环球资金或由债市流向股市,其中,美股道指上试21000点,标普上试2425点,但港股则难有突破,企业盈利增长料只有8%以下,恒指目标24000点,国指上望11000点。
至于国际4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罗兵咸永道、最新发表的首次上市集资2016年回顾及2017年展望报告,展望今年香港IPO市场表现感到乐观,预料新一年IPO集资总额将有可能达到2200亿港元,可望保持全球三甲位置,而今年来港上市焦点继续为金融服务业,其领跑趋势亦将伸延至今年;此外估计全年将有4至5家集资额超过100亿港元的超大型新股上市,创业板上市热潮也将于今年继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