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经济学家:耶伦开始缩表 中国央行并无压力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彭博经济学家:耶伦开始缩表 中国央行并无压力

2017-09-19 09:06:46   来源:   

美联储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将令中国央行迎来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时期。即使如此,重新得到控制的资本账户和仍然充裕的外汇储备意味着行长周小川仍有缓和冲击的工具。近期而言,在十九大之前,预计中国央行会积极抵挡人民币大幅贬值或利率大幅上升的压力。就更长远来说,略高一些的利率将是去杠杆议程中具有建设性的组成部分。

从历史来看,中国对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以及2013年减码风暴的反应,就清楚说明了中国央行对美联储影响力的相对独立性。在量化宽松期间的不同时期,中国央行或是在升息或是维持利率不变,人民币以多种形式与美元挂钩,或升值或(短暂)贬值。

彭博经济研究美国团队预计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会在9月19-20日的会议上宣布,于10月份开始实施。这主要取决于缩表步伐,以及是否与积极的加息时间表相结合。这还要取决于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释放出来的资产是否会被观望等待的巨量资金全盘吸收,从而减弱美国加息的影响。鉴于这一举措已得到充分沟通,而且起步缓慢,市场可能不会立即出现极端反应。

即使如此,量化紧缩对美国的方向性影响也应该是美元走强,利率上升。乍看之下,这似乎让中国央行面临艰难的抉择:

一方面,中国央行可以让利率上升--防止人民币走软和资本外逃。2013年5月至9月减码风暴期间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形:一年期中国国债的收益率随美国上升,而人民币保持稳定。这一次,这样做的劣势在于中国金融市场和企业的杠杆率更高,容易受到借款成本大幅上涨的影响。

另一方面,中国央行可以限制收益率的上升,接受人民币重新走弱和资本外流。这与QE2期间的模式相反,当时,中国央行提高了利率,结束了人民币与美元的挂钩,人民币再次走强。这样做的不利之处在于,中国最近才刚刚经历了人民币走软和资本外流的恐慌。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