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25日,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举行,凌晨2时投票结束,出口民调随即公布。据法国媒体欧洲时报报道称,出口民调显示,联盟党(基民盟和基社盟)优势下降,但仍以33%的得票率居于榜首;排名第二的社民党得票率为20.6%,创二战以来最差纪录;值得注意的是,极右翼民粹主义选择党以12.8%的得票率获历史性突破,位居德国联邦议会第三位,超过了进入联邦议会所需的5%门槛,将成为二战后首个进入德国联邦议会的极右翼政党。虽然大选的正式结果可能要到北京时间9月27日才会揭晓,但鉴于默克尔所属的联盟党在众多参选党派中领先优势明显,“欧洲铁娘子”显然已经胜券在握。有别于去年以来几国大选“黑天鹅”频出,德国大选基本行情已定,默克尔即将开启她的第4个任期。
执政12年
“铁娘子”交出亮眼成绩单
默克尔能够连任4届屹立不倒,与其在任内交出漂亮的成绩单有很大关系。2005年,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在大选中胜出,开始出任总理,在其后的两届大选中,默克尔连战连捷,执政12年,这位 “欧洲铁娘子”经受住了种种考验。
经济危机过后,近年来德国经济指标连续攀升,政府财政状况良好,经济持续走强。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德国GDP增速达1.9%,创5年来新高;出口总额为1.21万亿 ,贸易顺差2529亿欧元,创历史纪录;政府财政在连续3年收支平衡之后,实现盈余237亿欧元;民众收入持续增加,失业率降至1990年德国统一后历史最低。不仅如此,今年7月,德国IFO企业景气判断指数升至116,创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各行业景气均有上升,这显示了德国各行业极度高涨的信心。进入2017年,德国的经济增速还在继续增长,著名数据提供商IHS Markit的副主管安德鲁?哈克称,先前预测2017年德国GDP增速为2.0%,但以目前的情势来看,很可能会提高这一数字,德国经济增速或将达到6年来的最好水平。
虽然默克尔过度宽松的难民政策一度遭人诟病,但该政策很快就进行了调整,政府适时收紧了移民的入境条件,并推动欧盟与土耳其达成难民协议。遭遇“难民潮”冲击的德国民众也从最初的不适应中慢慢恢复。“难民潮”危机引起的小插曲,难掩默克尔在任期的亮眼政绩,德国民众对政府仍有着相当高的满意度,并不希望通过大选来改变什么。从目前的民调结果看,默克尔还是德国民众心目中下一届总理的不二人选。
民粹主义抬头
如何组阁伤脑筋
赢得大选之后,如何组阁就成为摆在默克尔面前的最大难题。本次选举使6个党派进入议会,分享631个席位。法媒称,自二战以来,德国联邦议会从未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多个党派。33%的得票率显然不足以使联盟党成为多数大党,因此与哪个党派联合执政,成为了此次大选的重要看点。此前舆论普遍认为,由于自1957年以来就未出现过三党执政,由联盟党与社民党联合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果真如此,目前的德国政治格局将基本维持不变。然而社民党主席舒尔茨在选举失败后表示,社民党打算成为反对党派,将不参与新政府组阁,让这一设想成为泡影。默克尔在之前进行的大选电视辩论中已经明确表示,不会与左翼党和极右翼选择党联合执政,那么,剩下的选择只有自民党和绿党。
换言之,默克尔很有可能将要面临三党执政的尴尬局面。三党执政在政策制定上摩擦将会更大。自民党推崇自由贸易、反对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多项政策,希望减少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并修改现有的移民政策;而绿党则希望政府关闭所有褐煤能源工厂,如果联合执政就意味着默克尔不得不对两党的要求妥协。分析人士表示,三党相互牵制,对欧盟改革推进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由于党派间纲领性的差异,组阁谈判也将相当艰难。
联盟党和社民党在此次选举中得票率均大幅下滑,两大党合计下滑14个百分点。与老民主党派遭遇“滑铁卢”不同,右翼民粹选择党异军突起,以12.8%的得票率进入联邦议会,成为二战后首个进入德国联邦议会的极右翼政党。选择党成立于2013年,在欧洲近年来爆发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背景下,凭借反欧元、反对德国大规模接纳移民和难民等主张迅速崛起,按出口民调数据,该党或将赢得87个议会席位。德国明镜周刊分析称,在94个有可能赢得议会席位的选择党候选人中,有35人属于极右翼。虽然德国选择党自称为爱国、民主、保守的党派,但德国国内舆论普遍认为这是极右翼人士的组织。德国外交部长加布里尔则称,“真正的纳粹分子”将再一次进入德国联邦议院。默克尔在选举初步结果公布之后的讲话中表示,选择党对德国来说是一个“巨大考验”。但德国政党专家尼德迈尔预测,选择党进入议会将不会对德国政治产生实际影响。其他党派不会愿意与其组成联盟,因此它可能会被孤立,提出的议案也会被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