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周里,多位顶级市场分析师发表了对2018年经济的展望报告,CNBC对其进行了仔细研读,发现很多分析师都将中国经济可能放缓视为一大风险因素。
美国税改或影响中国资本
美国银行全球利率、外汇和新兴市场投资策略主管DavidWoo在一份展望报告中表示:“中国高速增长的阶段也已经结束。奇怪的是,市场对最近几周中国发布的一连串负面经济数据视而不见。这可能是因为市场认为这种不佳表现是暂时的。”
Woo说:“我们担心,中国可能很容易受到美国税改的影响。”他指出,美国提高利率和美元走强可能会导致中国的资本外流加速,并造成人民币贬值。他表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国央行可能会“收紧流动性,进而引发市场对增长前景进一步担忧。”
中国经济放缓或加剧全球金融市场波动
2015年8月,在人民币意外贬值后,人们对中国经济快速放缓带来负面溢出效应的担忧冲击了全球市场。从那以后,中国政府一直在证明他们仍然能够控制中国经济。但中国银行业的资产占GDP的比例已经从2012年底的240%稳步上升至310%。
瑞银财富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资官在2018年的展望报告中表示:“如果产生大量的信贷违约问题,市场对理财产品出现违约的担忧增加,则问题可能蔓延至更广泛的经济领域。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们认为中国政府会有足够的能力防止问题蔓延。但在问题得到遏制前,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会加剧。”
过去几个月里,投资者一直密切关注中国10年期主权债券收益率大幅攀升,认为这是增长放缓的迹象。
中国货币政策还会放松
中国一直在努力削减经济的债务水平。上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制定了2018年的经济计划。据新华社报道,中国随后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德意志银行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DavidFolkerts-Landau在12月11日出版的《房市观点》中表示:“当局似乎能够容忍经济增长略微放缓。同时,央行正在收紧货币政策。我们预计2018年年中货币政策会有所宽松,以支持经济增长。但如果通货膨胀率很高,则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样一来,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并可能拖累全球经济的增长。”
Folkerts-Landau表示,德意志银行并不认为会出现这种情形。但他的担忧呼应了其他分析师对中国经济风险的关注。
富国银行投资研究所的策略师在2018年的展望报告中表示,“如果中国大幅减少经济刺激措施,我们对全球股市的前景也将变得悲观。”相较于美国股市,该公司的展望报告更看好全球股市。
其他分析师仍对中国持乐观态度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聚焦由技术创新所驱动的“新中国经济”上。据悉,科技行业今年表现良好。
事实上,今年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的股价大幅飙升,因此获得了“BAT”的称号。根据ETF.com的数据,今年表现排名前十的交易所交易基金之一便是KraneSharesCSIChinaInternetETF,该基金今年上涨了约70%。
但即使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放缓,其仍将超过美国。中国经济明年的增长率仍将超过6%,而美国的增长率预计为3%左右。
奥本海默基金的首席投资官KrishnaMemani在展望报告中表示:“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模式正在向增长更缓慢但更可持续的模式过渡,其仍将拥有巨大的投资潜力。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们现在对2018年和以后的中国经济更加乐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