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参考报》头版评论文章称,种种迹象表明,在对内完成税改承诺后,2018年,美国可能在贸易政策方面奉行“美国优先”的动作更多、力度更大,由此引发的贸易摩擦或日趋激烈。对此,中国需要保持警惕,充分评估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压力,以便从容应对。
文章指出,强硬的贸易政策最终会减少国外企业投资美国的意愿,更多的贸易摩擦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后果。需要警惕的是,尽管贸易保护主义有种种负面效应,特朗普政府仍无视WTO规则,一意孤行,在“美国优先”旗帜下加大贸易对抗风险。
文章强调称,中国必须未雨绸缪,除了积极寻找和创造对话解决摩擦,力争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外,还需要防范美国强行推进贸易保护政策,必要时以强硬措施加以应对。
“美国优先”引关注
文章指出,2018年1月,多项所谓“美国优先”政策引来市场关注,贸易保护是否会愈演愈烈而导致自由贸易之路更为坎坷也就成为担忧之处。
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1.美国宣布了对进口大型家用洗衣机与光伏产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主要针对中国等亚洲国家;
2.特朗普申明美国有可能重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但前提是必须按美国意愿重新达成公平的协议;
3.经过多轮博弈的北美自贸协定(NAFTA)修订谈判阻力重重,传言美国意欲退出NAFTA;
4.在最近召开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特朗普再次强调,一切贸易必须以基于美国利益的“公平”为前提,并称我们支持自由贸易,但必须公平,也必须互惠。
从上述政策可以看出,美国总统特朗普似乎要重建特朗普经济学的标杆,对中国等主要贸易逆差国实施更严厉的政策。在贸易政策方面,特朗普认为,现行自由贸易体系对美国经济发展和就业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宣布退出TPP、要求重谈NAFTA、对所谓“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发起调查这些无疑凸显这一观点。
警惕贸易保护主义
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也认为,特朗普在达沃斯论坛中的温和语调出人意料,但这并非意味着美国政策将出现大幅度转变。对于美国反复强调的所谓“公平”,世界必须警惕,必须警惕“美国贸易有限”转向贸易领域。
评论指出,2月1日前后,美国将公布对华通用铝合金板反补贴调查的初裁结果;接下来,还有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进行的广泛调查的结果。分析普遍认为,这将导致更多关税和对中国投资的打压。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经济学终身助理教授金刻羽指出,如果美国政府继续对中国施加更多的压力,采取更多关税等贸易救济措施,相信中国政府的立场会非常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