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吁美国“以史为鉴”:贸易保护主义将适得其反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外媒吁美国“以史为鉴”:贸易保护主义将适得其反

2018-03-29 14:22:52   来源: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对此,多家外媒呼吁美国应“以史为鉴”,警惕贸易保护主义。外媒同时引述专家和学者的观点称,美国加征关税的做法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政策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反而会对美国自身带来反作用。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刊发署名文章称,美国误判了解决美国贸易逆差问题的出路,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做法是“误入歧途”。

文章进一步指出,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10年间,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引发美国国内对中国经济实力持续增长的担心,“美中经贸关系之所以发生摩擦,是因为这一关系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专栏文章称,美国对中国商品增设关税,使美国“从‘自由主义世界秩序’(二战后默认的自由贸易与国际合作)当中退出,回归19世纪式的民族主义、保护主义和大国对抗的方式”。

《纽约时报》专栏文章指出,尽管特朗普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可以帮助美国工人,但根据一项研究,美国上一次大规模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前总统乔治?W?布什在2002年短期内征收钢铁关税――令美国损失了20万个就业机会。

《金融时报》中文网刊登的另一篇署名文章称,证之以过去的经验,就算是美国对中国个别高端产品制造的整体封锁,也没有遏制中国凭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全面封锁都不能有所功效,关税更是难有所作为,“美国市场虽然大,但并不是整个世界”。

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研究员乔治?马格努斯为《金融时报》撰稿称,美国对中国商品施加最新的关税尚未得到确认和实施,但即便价值数百亿美元,这些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将是可“忽略不计”的,而且目前来看对中国的贸易政策不会有任何影响。

马格努斯指出,美国的关税策略不会达到预期效果。它将抬高美国国内物价,破坏更多就业机会,在已生效的减税法案的影响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减税将大大增加财政赤字,因此同样也会扩大外部逆差。

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美国商界专家观点称,专家建议特朗普在提高从中国进口商品关税方面谨慎行事,因为可能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后果,并给美国消费者带来损失。

德媒同样呼吁应“以史为鉴”,警惕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对美国和全球经济所带来的危害。

德媒以上世纪美国“斯姆特-霍利关税案”为例报道称,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并由时任总统胡佛签署了大幅提升进口商品关税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案”。法案生效两年后,美国的进口商品税率达到巅峰。但与此同时,美国的宏观经济各项指标却一路走低。受到高额关税的直接影响,美国进口贸易额猛烈缩水。同时,由于许多国家都采取报复性关税等反制措施,美国的出口贸易额也严重萎缩。

报道援引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麾下担任副助理贸易代表的特雷佛?金凯德此前发表的评论称,“斯姆特-霍利关税案”引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贸易战,让美国工人丢了工作、美国农民丢了客户、美国家庭买不起商品,将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彻底催化成全球大萧条。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