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三一连串的采访和媒体吹风会上,特朗普政府的官员淡化了美中两国贸易战的风险,坚称关税威胁只是谈判的第一回合。
在这一安抚市场神经的共同努力前,两国各自公布了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争端中高关税潜在目标的清单。
“没有贸易战,”特朗普首席经济顾问LarryKudlow在接受福克斯商业网络采访时称。
“有的是一个过程的早期阶段,包括关税、关税评论、接着是最终决定和磋商。幕后会谈已经在进行中,”Kudlow称。
相同的谈话要点得到了政府其他高级官员的呼应。这些人包括特朗普的新闻秘书、商务部长和鹰派外国贸易顾问。
安抚信息似乎发挥了作用,美国股指扭转跌势,因投资者得出结论:关税事实上得以实施的风险不大。
但投资者和交易员也许低估了磋商的难度以及美国和中国可能意外陷入一场破坏性对抗的风险。
谈判策略
威胁对多达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施加额外25%关税的做法符合特朗普政府典型的谈判模式。
总的来说,在私下磋商细节前,特朗普政府开头会做出一个激进的、有争议的声明,将一个问题提上议程,控制框架,并创造杠杆。
这一招之前已经用过,如威胁离开与加拿大、墨西哥和韩国的自由贸易协定,铝和钢铁关税也是这样。
在贸易领域外,特朗普政府用同样策略要求与伊朗核协议的改变、朝鲜去核、北约盟友分担更多责任、墨西哥边境墙及处理无证儿童移民问题。
迄今为止,结果好坏不一。据报道,韩国自由贸易协定已重新谈判,做出了一些微小改变;同北约的谈判取得一些进展。但其他的谈判都没有获得成功。
在对中国采取同样的战术时,特朗普政府选择了一个更加强大的谈判对手,并提出了一系列更复杂的问题。
没有谈判会取得成功结果,并避免征收威胁关税的保证。
因此,尽管谈判可能能够避免关税,但未能实现解决方案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这一过程本身可能成为几个月内两国企业及它们供应链中的第三方巨大不确定性的一个来源。
多数市场参与者也许低估了谈判难度和失败风险或至少紧张局势的反复。
特朗普政府的混合信息本身就是混乱的一个来源。
美国高级官员正试图让投资者相信,不太可能征收关税,以免引发股价下跌或商业信心下降。
另一方面,为了使其强硬的谈判策略奏效,特朗普政府必须让中国和其他国家相信,征收关税的威胁是非常真实的。
缩小差异
作为对技术转让301调查的一部分,美国已经提出了一长串不满。
但它只是两国之间广泛纷争的一部分。知识产权、补贴、倾销、政府对企业的所有权、市场准入限制以及总体贸易不平衡都包括在争议之中。
事实上,美国政策制定者对中国经济模式的几乎所有方面都提出了质疑。
实现大批量改变是不可能的。除非在战争中被打败,没有哪个国家会在允许另一个国家对其基本的社会经济政治模式施加变化,
因此,美国将不得不把它的要求缩小到中国能够采取的具体和现实的步骤清单。
华盛顿方面还需要提供保证,一旦达成协议,未来不会卷土重来,要求做出更多让步。
懦夫博弈
至关重要的是,任何协议都必须让双方保全面子,避免中国在压力下单方面做出让步的表象。
甚至在关税宣布之前,中国和美国就一直在试图就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进行谈判。
通过提高政治温度,互惠关税的公告可能加大而非降低了达成两边都能接受结果的难度。
中国已经反复表示,不会在外部压下谈判并做出让步。
另外,两国领导人各自培育了一个强力领导者的形象,因此没人能担得起在国内观众面前退后并被视作软弱的后果。
双方正进行一场危险的懦夫博弈。
谈判过程很容易拖延6个月或更长时间,在此期间企业面临重大的不确定性,并使投资决策复杂化。
尽管可能性最大的结果是一份协议,但这并非板上钉钉的事,双方谈崩的可能性依旧存在。
目前来说,市场正假定谈判会成功,但投资者可能应该开始更加严肃对待失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