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贸易和投资的对抗上,美中两国看起来正在准备打持久战,各自都在为自己寻找帮兵助阵的盟友。
盟友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争夺重点本周将转移到华盛顿,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半年度会议。战局的背后,将是各自为在钢铁、半导体等各种对峙中占据先机而作出的努力。
周四的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周六的IMF成员国大会上可能会使出很多手段。
曾在2009-2013年期间担任美国财政部对华经济特使、现任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杜大伟表示,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有一场为各自立场寻求支持的“争夺战”。
双方不约而同努力营建同盟阵营,表明两国都不认为他们之间的各种纠纷能够很快找到解决方案。这样一种恶性境况可能会使投资者和企业对前景更加谨慎,进而对全球股市和世界经济增长构成阻力。
“深感忧虑”
对于两国的这种关系“我深感忧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StephenOrlins说。“未来12、18、24个月,两国关系可能会受到极大的破坏。”他于1976-1979年任职于美国国务院,期间致力于两国关系正常化。
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关切为由,决定对来自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钢铝产品加征关税;中国不久作出回应,宣布对一系列美国产品加征关税。华盛顿方面还威胁要在涉及知识产权的另案中对广泛的进口中国产品加征关税。
虽然前往华盛顿出席IMF会议的中国决策者有机会与其美国对手坐下来谈,但是鉴于中国代表团显然会由新任央行行长易纲而非贸易领域资深官员率领,杜大伟怀疑,这种磋商不会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中国近日与印度和日本举行了高级别的经济会谈。这三个国家的对美钢铁出口都受到了美国关税的冲击。中日之间的高层会谈是八年来的首次。
“经济怀抱”
前IMF中国区负责人、现任康奈尔大学教授的EswarPrasad表示,“中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以及美国给人留下的不可靠、不可信的感受,正在将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推向中国的经济怀抱,”
从美国这边看,它以在12月世贸组织会议上的一份声明赢得了欧洲和日本的支持。这份声明表达对某些行业产能过剩和强制性技术转让的忧虑和不满,间接对中国提出了批评。欧盟和日本还加入美国阵营,就中国的技术许可规则向世贸组织提出了异议。
“我将此称为意愿性贸易联盟,”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LarryKudlow在4月5日对记者说。
在3月19-20日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会议上,20国集团没有就两个最大成员国之间的争议选边站队,只是不痛不痒地宣称,贸易和投资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左右为难”
前IMF执行董事ThomasBernes表示,部分国家不愿意谴责美国,因为他们同时还试图获得美国钢铝关税的豁免。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本周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寻求钢铝关税豁免,德国总理默克尔本月晚些时候前往白宫会见特朗普时应该也会做出这一努力。
Bernes认为,美国并不是唯一一个担心中国贸易做法的国家,但是在处理这一问题的战术方面,美国却是没有得到支持。
IMF副总裁DavidLipton表示,与中国贸易问题需要通过合作和谈话的方式解决。
中美贸易摩擦不仅使得IMF处境尴尬,同时也让很多其他国家不好过。ChathamHouseAsiaProgramme资深咨询员TimSummers表示,中国和美国贸易局势紧张将导致其他很多国家处境艰难。避免中美贸易战才符合第三方国家的利益,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有足够的影响力能够推动美国走向和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