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债务风险仍不容忽视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全球债务风险仍不容忽视

2021-05-18 13:45:53   来源:   

  继2020年全球债务规模创下新高后,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债务水平总体并不乐观,未来仍需注意全球债务风险。

  首先,未来几年全球债务规模仍将继续保持在高位运行。

  2020年全球GDP下跌3.5%,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但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还大举借债,使全球债务规模呈直线飙升。2020年全球债务规模高达全球经济规模的355%,增速明显高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增速。

  国际金融协会(IIF)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球债务总额相比去年四季度下降1.7万亿美元,至289万亿美元,虽然出现过去两年半以来的首次下降,但幅度并不明显,而全球债务占GDP的占比不降反升,已达到360%。且大多数国家经济都在疫情反复中坎坷复苏,仍倚重宽松货币和举债刺激,因此未来全球债务仍将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

  其次,国别债务走势分化,新兴市场国家债务情况需要关注。

  发达国家债务仍在全球债务中占较大比重,不过,一季度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债务规模有所下滑,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务水准却增长了约6000亿美元,达到历史新高逾86万亿美元,债务与GDP之比从疫情前的52%升至近60%。虽然今年全球债务占GDP比重仍有可能下降,但新兴市场国家债务占GDP的比重还可能会有所上升。

  由于防控失当,印度等疫情形势严峻国家的债务问题预计将持续恶化。有分析人士认为,在新兴市场或者发展中国家,随着疫情相关的支出增加和收入损失,这最终会使得债务偿还成为包括菲律宾、南非、印度、印尼、土耳其在内的许多新兴市场国家更大的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有媒体报道称,有对冲基金正在押注新兴市场国家债务问题分化,金融风险隐患值得关注。

  再次,从债务类别来看,第一季度,全球以金融类债务的跌幅最大,占降幅的近一半,但政府债务则持续增加。如债务负担最重的日本,财务省5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底,日本“国家债务”达到1216.4634万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92万亿日元,又刷新最高纪录。日本整个国家的债务规模已经占到GDP的577%。

  在美国,鉴于美国债务上限将于今年7月底到期,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即使财政部采取特别行动争取更多时间,美国今夏仍可能用尽举债能力。美国《财富》杂志称,如果不提高举债上限,可能出现的情况之一是美元遭到挤兑以及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走向末路。

  在全球经济开始稳步复苏之际,不确定性依然存在,而债务风险已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最大风险。在扩大支出刺激经济和避免债务风险之间进行平衡仍是各国需要持续去做的要务。(周武英)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var currentPage = 0;//所在页从0开始var prevPage = currentPage-1//上一页var nextPage = currentPage+1//下一页var countPage = 1//共多少页//设置上一页代码if(countPage>1&¤tPage!=0&¤tPage!=1) document.write("上一页");//加首页首页else if(countPage>1&¤tPage!=0&¤tPage==1) document.write("上一页");else document.write("");//循环var num = 20;for(var i=0+(currentPage-1-(currentPage-1)%num) ; i<=(num+(currentPage-1-(currentPage-1)%num))&&(i"+(i+1)+""); else{ if(i==0) document.write(""+(i+1)+""); else document.write(""+(i+1)+""); }}//设置下一页代码 if(countPage>1&¤tPage!=(countPage-1)) document.write("下一页");//加尾页尾页else document.write("");</script>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