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EBRD 中欧金融对接发挥“1+1>2”功效 - 财经动态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财经动态宏观经济 > 正文

加入EBRD 中欧金融对接发挥“1+1>2”功效

2016-01-20 08:29:26   来源: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的相关法律程序已经完成,中国正式成为该行的新股东和正式成员。这些,有助于中国投资开辟新渠道,有助于该行与亚投行(AIIB)的合作,也有利于EBRD扩大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业务。由此来看,这次EBRD热情接纳中国加入,标志着欧中关系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来,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EBRD,因为它原来和中国没有任何关系。不过,既然现在中国加入了该行,人们就有了解它的想法。EBRD是伴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成立的,主要由G7国家主导,总部设在英国伦敦,是欧洲地区最重要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之一。在EBRD成立初期,投资目标主要集中在中东欧国家,主要是利用这些国家急于获得支持的心态,督促它们最大程度的转向市场经济。但近年来,随着上述地区逐步融入欧洲,EBRD原有的投资理念发生了改变,导致其投资范围逐步拓展到中亚、北非等地区,以及希腊等深陷债务危机的欧元区国家。其中的中东欧和中亚地区作为连接欧洲与亚洲的中间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因而中国十分重视在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开发。这也许是中国申请加入EBRD原因之一。

之所以大部分欧洲国家积极支持中国加入EBRD,并对与中国合作持积极态度的主要原因在于,如今持续多年的欧债危机久拖不决,欧洲国家普遍陷入投资资金不足的瓶颈。欧洲希望通过与中国合作,吸引一部分中国资金,以维持或扩大原有投资项目,也能充实EBRD的基金库。同时,还能有更多机会与AIIB和其他中资银行合作,这将有利于EBRD扩大在中亚地区的业务。而且,在世界格局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欧洲国家更着重于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导致EBRD的项目范围也在逐渐扩展,已逐步成为“一个立足于欧洲、兼具地区性和全球性的多边机构”。

实际上,在中国加入前,EBRD共有66个成员,包括64个成员国和欧盟、欧洲投资银行两个机构成员。中国将成为其第65个成员国。如果说欧洲投资银行是欧洲人的银行,那EBRD则可以说是欧洲版的AIIB。既然英国、法国、德国等EBRD成员可以成为AIIB的股东,那么中国成为EBRD的股东也应该合乎常理。今后,中国主导的AIIB可以向EBRD学习很多东西,因为EBRD具备非常强大的研究部门和经济学家团队。而且,作为专业银行,EBRD在人事、计划评估、法律问题、内部审计等领域都拥有很多AIIB可以借鉴的经验。这不但表明AIIB将讨论与EBRD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开始深入欧洲核心金融机构,尽管这一步来的有点晚,但好饭不怕晚。

可以几乎肯定地说,中国加入EBRD将有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投资计划对接,为中国和AIIB与该行在中东欧、地中海东部和南部及中亚等地区进行多种形式的项目投资与合作提供广阔的空间。从区位优势看,亚投行和EBRD分处亚欧大陆的两端,同时几乎覆盖所有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两者完全可以在任何重大项目上展开合作。更重要的是,将为中国向有关国家基础设施以及“一带一路”项目上的其他投资开辟新的渠道,使中国与欧洲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金融市场对接起来,充分发挥“1+1>2”的效果。

毫无疑问,中国的加入符合各方利益,是互利共赢的选择。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欧洲的关系今后将日益紧密,并有利于中国扩大在全球的影响力。预计在中国正式成为该行成员后,肯定将履行成员义务,积极参与该行事务,并加强与该行及其他成员在经验分享、联合融资和发展援助等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路途上,欧洲必然会扮演一个积极而重要的角色,而中国加入EBRD对此至少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同时,中国正式加入EBRD,也显示中国日益融入世界金融体系。从AIIB的诞生可以看出,正是中国在金融领域的另辟蹊径,让西方国家意识到国际金融秩序的变动已不可逆转,中国的作用和影响力无可忽视,与中国合作必定利大于弊。

另外,从互惠互利的角度来说,中国加入EBRD不但会大大增强中欧合作的力度与广度,还可以和英国、德国、法国等EBRD成员国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并随着人民币被纳入SDR打造更多的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而EBRD接纳中国成为新的成员,这必将是欧洲遭遇金融危机后经济持续低迷的治病良药,更会给急需外部资本提振经济的欧洲各国带来新的机会和希望。所以说,中国加入EBRD是双赢之举,是对中欧合作的一次更大机遇,更对需要“一带一路”带动发展的地区是一个佳音。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