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虽然各家银行加大了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的力度,但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依旧在缓慢上升。
2月15日,中国银监会发布2015年第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2015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7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881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7%,较上季末上升0.08个百分点。
此外,关注类贷款余额2.89万亿元,较上季度增加800亿元,关注类贷款率约为3.8%。
按照监管规定,商业银行应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前两类为正常贷款,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正常贷款中,关注类贷款指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
一位国有大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曾对腾讯财经表示,从2014年起,各家银行纷纷加大了不良资产清收、化解、处置的力度。即现在看到不良贷款数据,还是在银行大力化解下的结果。“很多银行的支行行长都下岗清收去了,不良压力相当之大。”
普华永道的数据也显示,2015年上半年,五大行普遍加大了不良贷款的核销和转出,来消化不良包袱。例如,工商银行上半年核销及转出高达247亿元,创历史新高。
银监会监管指标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81.18%,较上季末下降9.62个百分点。据腾讯财经统计,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在2015年全年下降了51个百分点。
不良率缓慢上升,银行业利润增长继续趋缓。截至2015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5926亿元,同比增长2.43%。有机构预测,2016年部分银行的利润增速将变为负数。
截至2015年四季度末,中国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199.3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已接近200万亿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