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数据显示,1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下降6445亿元,至24.2万亿元人民币。1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创历史第二大降幅,仅次于去年12的下降7082亿元。
12月央行口径人民币外汇占款下降7082亿元创历史记录,至24.85万亿元。2015年只有1月和10月外汇占款出现小幅上升,其余月份全部呈现下降状态。
此前公布的外储数据显示,中国1月外汇储备32309亿美元,前值33303亿美元,环比下降994亿美元。这一数据要好于分析师的预期。此前外界普遍预计1月外储下滑逾千亿美元,彭博的预期中值为下滑1203亿美元。去年12月外储大降1079亿美元,为历史上最大单月降幅。
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双双大降通常意义上被看做是资本外流压力的体现。1月初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可能造成资本外流加速。
1月初,由于央行连续多日调低中间价,释放出容忍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的信号,人民币出现一轮急贬,两岸汇率快速下行。但随后数日,央行接连上调人民币中间价。外媒称,央行或动用外储干预市场,在离岸市场大举买入人民币,并要求中资大行选择持有而非抛售人民币。
外汇占款下降产生的基础货币缺口有持续性,叠加春节期间大量流动性需求,央行1月通过多种政策工具投放近2万亿元来熨平资金面。本周央行数据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走高至创纪录的2.5万亿元。
兴业证券分析师王涵此前表示,外汇占款流入的大幅减速会加剧“流动性陷阱”压力。一个明显的例子是2014年末央行开启的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一个奇怪的是,央行大力度的货币放松并未像2009年那样转化为快速的信用扩张。
直接结果是:1)银行负债端日趋不稳定,期限错配担忧升温;2)私人部门(现金类)负债率上升,信用资质下降。这两个因素是银行惜贷、尤其是不愿意投放长期贷款、信用扩张面临“流动性陷阱”的核心原因。
此外,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也将于近日公布,12月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降6289亿元,创历史第三大降幅。去年9月金融机构口径下外汇占款创下了7613亿元的史上最大降幅,这一口径下的外汇占款降幅普遍远高于央行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