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金融证券较美国国债的相对价格表现跌入低谷时,如下图所示,这意味着央行即将进行干预。
至少在美国银行的迈克尔-哈内特看来是如此。哈内特展现了各国央行为使这一重要的“通缩先行指示器”回升而纷纷采取非常规的量化宽松措施,不管是美国的第一至第三轮量化宽松,还是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为何央行即将采取干预措施?以下是哈内特发现的问题:
问题1:美国经济正处于非常不利的不温不火状态,即美国经济既没有强劲到提高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也没有糟糕到引起全球各国发起联合行动。
问题2:近来全球决策者的论调展现了各国央行都不约而同地做出无辜状,纷纷把国内经济疲软归咎到全球经济上。例如,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称“海外因素是罪魁祸首”,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会议纪要写明——“中国和其它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发展减速状况比预期的严重从而拖累了美国经济”欧洲央行德拉吉表示“人们越来越担忧全球经济前景”,中国人民银行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部分可以归因于全球经济表现不佳”等等。
问题2是稳定的,适用于媒体报道和呼吁,一旦全球经济陷入更深一层的困境,那么这个问题可以被轻而易举地移除。那么什么能移除问题1的门槛因素呢?正如我们这几个月反复说得那样,美联储和其他国家央行需要政治幌子来启动更多的刺激措施。
在一个反身性世界,“经济就是市场”意味着股市大幅暴跌是再次抬高股市的必要和充分条件,这就是美国银行的总结。美国银行还警告称除非央行采取政策干预措施,否则市场将暴跌至下一条支撑线——1812.
中国、大宗商品、信贷和消费者的稳定使得1800点的标普指数有望回升至1950至2000点区间。未来几周疲软的政策刺激措施可能结束回升下滑局面并诱导出相关的促增政策。
近来影响股价波动的事件有2月26至27日在上海举办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
彭博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欧乐鹰、经济学家TamaraHenderson和YukiMasujima撰文称,就采取协同行动来稳定全球市场而言,没有多少比这更好的时机了。一些分析人士提高了对达成一项重大协议(某种21世纪广场协议)、让人民币有序贬值的预期。然而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非常渺茫,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已公开反对人民币持续贬值。不同的经济利益、国际冲突和国内政治制约因素,都进一步削弱了达成任何重要协议的可能性。
最近哈内特关注的一个主要事件是本周末在上海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他如是说:
“未来几周或几个月,投资者们仍将抛售风险资产直到一致和积极的全球政策反应开始逆转全球利润预期和信贷环境恶化局面。”
换言之,哈内特预期与三十年前发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上海协议”将于本周末发布,人民币将被大幅贬值,这将停止所有零碎性的人民币贬值并使全球货币政策至少维持几个月的稳定。
然而,如果本周末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令人失望并且没有发布任何协议,那么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抛售。
这样一次干预的可能性有多大?密切关注近来暴涨的比特币和温哥华房产价格寻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