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历年季节性规律,春节前由于居民和企业提现需求,银行资金流出,央行大量净投放货币补充银行流动性;而春节后大量资金流回银行,因此央行将大量净回笼货币回收流动性。今年也是如此,春节前大量净投放货币,春节后大量净回笼货币。
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公开市场操作数量的意义下降,更需要关注的是公开市场操作的价格。我们认为目前央行基准利率是7天回购利率。如果市场利率明显高于基准利率,则央行将加大投放力度降低市场利率;而如果市场利率明显低于基准利率,则央行将减少投放甚至净回笼货币提高市场利率。
需要注意,央行净回笼货币不代表货币市场利率是高了还是低了,也不一定导致货币市场变高还是变低,因为需要将央行净投放/回笼数量与银行体系需要的货币数量相比较,而银行体系需要的货币数量受多方面的影响,无法预测,所以只有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数量是无法判断利率变化的。
对于投资者而言,无需过多关注央行如何进行货币市场操作,只需要关注从结果上来看,央行的目标是维持货币市场利率在基准利率附近窄幅波动。我们认为,在近期汇率风险降低,央行加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管理的背景下,资金面大概率保持平稳。
如果央行不调整基准利率,且货币市场利率基本平稳,则无论对于股市还是债市,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数量和货币市场的影响都是中性的。股市和债市的短期影响因素都是市场情绪,长期根本决定因素都是基本面;如果供给侧改革取得效果,经济能够企稳回升,则股市“健康牛”和债市大调整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