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4月信贷数据的回落是对第一季度过度放贷的调整,并且还有4月地方债发债规模巨大的信贷替代效应。第二,回顾权威人士发言,有两点值得关注:权威人士并未提出放弃6.5%-7%的增长目标,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谨慎,体现出经济需要托底的必要性;其态度虽然反对大规模刺激,但强调“稳定和扩大就业”和“防范经济风险”,这客观上需要相对宽松的政策支持。第三,中国现在处于非常复杂且关键的时期,即使要保住“L”型增长可能都面临许多挑战,此时大幅收紧货币政策也是现实所难以承受的
相关文章
- 经济日报金观平:用好试点经... [07-11]
- 民营经济法专家解读 | 法治... [07-11]
- 商务部:希望欧方不带情绪和... [07-11]
- 147家上市公司预告上半年业绩... [07-11]
- 扩内需、促发展、利长远——... [07-08]
- 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至33... [07-08]
- 上半年地方债发了多少?花到... [07-02]
- 加大调控强度 央行部署下阶... [06-30]
- 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协同发力 ... [06-25]
- 投向再扩围 6月新增专项债发... [06-24]
- 央行呵护年中流动性 资金面... [06-24]
- 财政政策组合拳给力 政府债... [06-24]
- 外资机构集体上调预期 中国... [06-24]
- 6月LPR报价出炉:5年期和1年... [06-20]
- 加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 [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