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4月信贷数据的回落是对第一季度过度放贷的调整,并且还有4月地方债发债规模巨大的信贷替代效应。第二,回顾权威人士发言,有两点值得关注:权威人士并未提出放弃6.5%-7%的增长目标,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谨慎,体现出经济需要托底的必要性;其态度虽然反对大规模刺激,但强调“稳定和扩大就业”和“防范经济风险”,这客观上需要相对宽松的政策支持。第三,中国现在处于非常复杂且关键的时期,即使要保住“L”型增长可能都面临许多挑战,此时大幅收紧货币政策也是现实所难以承受的
相关文章
- 国资央企“要多用、善用资本... [11-24]
- 国债密集发行 积极财政政策... [11-24]
- 证监会:更大力度推动制度建... [11-21]
- 一场高收益的幻觉——争议中... [11-21]
- 银行理财市场呈现回暖迹象 [11-21]
- LPR连续6个月保持不变 [11-21]
- 金观平:强化金融保障促进民... [11-20]
- 国开行设立300亿元中欧班列专... [11-19]
- 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持续推进 [11-19]
- 净息差承压 部分中小银行下... [11-19]
- 银行业转型攻坚:以自身变革... [11-18]
- 央行开展8000亿买断式逆回购... [11-17]
- 资金活化程度提高释放三大信号 [11-17]
- 前10月新增社融30.9万亿元 1... [11-14]
- 央行:10月贷款利率保持在低...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