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后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市场不太平。10月10日,中国人民币银行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下调230个基点,设定为6.0078,创下“811汇改”以来的新低,也是2010年9月份以来的最弱水平。受中间价大幅下调的引导,当日在岸、离岸两个市场的人民币兑美元价格双双走跌,且均突破6.7大关。截至发稿,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报6.7017,跌272基点;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报跌11基点。
虽然市场早已接受了人民币的贬值趋势,但在此前的贬值通道中,由于央行的干预,市场对于6.7重要关口形成了较强的稳定预期,因此,此次人民币跌破6.7无疑再一次引起注意。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指出,这标志着持续3个月的所谓6.70的“铁底”已经打开,人民币波动区间已迈入新阶段。
6.7的重要心理防线已经突破后,后续走势无疑成为当前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了。从市场大环境来看,很多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内人民币仍有较大的贬值压力。美国年底的最后一次加息预期强烈,美元持续处于强势区间,外汇储备下降以及人民币的大跌可能引发旺盛的购汇需求。刘东亮认为,美元继续走强和人民币续跌的可能性较大,预计人民币中间价与即期汇率可能逐步测试6.72-6.73,不过如果出现单边走势,央行可能会继续入场干预。
不过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并无持续大跌的基础。人民币入篮SDR生效后,虽然短期的直接反应是释放了前期被压制的贬值预期,导致进一步贬值。但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事件,估计更多的央行会提高其储备资产中的人民币比例,国际贸易中也会出现更多的人民币计价贸易,总之是会增加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这会促使人民币汇率逐渐向国际均衡汇率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