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姚迁撰文指出,近期受到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美元持续上升,昨日美元指数继续攀升至7个月来的新高,在98水平附近徘徊。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收报6.7379,创了6年来新低,影响所及,A、B股均插水,但内地纺织股、黄金股则逆势走强。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有分析认为,美元指数目前已接近预估的高点,美联储加息预期对美元的推动能力也基本到达极限。美元近期上涨过快,可能面临调整。有机构仍维持人民币兑美元年底在6.6元的预测,预计到2017年底,人民币将回升至6.4元水平。
对A股而言,人民币贬值或会带来小量的压力。周一上证B指重挫逾6%,随后A股也出现下滑,沪指跌0.74%,深成指跌1.01%。
不过,自2005年7月实行管理浮动汇率制以来,人民币经历了三次贬值,分别是2012年5月至8月、2014年上半年,以及2014年底至2015年初,但同期A股表现各异,分别是下跌、震荡,以及上升。
有投行的研究报告指出,在本币贬值的过程中,本国股市不一定是下跌的,甚至反而会录得不错的收益。例如日本在1978年10月30日至1982年10月28日,以及2011年10月28日至今,两次日圆持续贬值期间,日经指数就分别上升了29%和102%;而俄罗斯在1998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日,和2013年2月5日至今,卢布贬值期间,该国股市亦分别上涨了660%和11.5%。
料美元难大幅上升
可见,A股后市和人民币汇率并非此起彼落的因果关系,而是资金两种走向的选择,如果PPP项目、国企改革和债转股等利好消息取得实质的进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民币外流引发的贬值压力,令A股出现“结构性上升”的动力仍然存在。
在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相对美元的汇率预计仍将受压,但以美欧日的经济状况,美元亦很难大幅上升,这决定了人民币全年兑美元贬值的幅度难以超过4%至5%。
此外,由于内地外汇管制严格,资本大量外流的可能性仍然很小,A股继续维持宽幅震荡的可能性最大。
最后,最新的资料显示,上周EPFR统计的全球资金继续流入中国股票型基金(包括A、H和红筹股),流入规模达6亿美元,比较前一周有所增加。
其实,最近A股的波幅增强,并不一定是坏事。从基本面、政策面和货币量的研究看来,在其他资产市场出现明显波动后,股票市场存在相对的估值优势,投资者对第四季的A股市场,整体不应过于悲观。
航天概念将现转机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十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使得航天军工等上市公司再次成为市场热点。究其原因,也与八成的航天军工概念股第三季有盈利预喜有关。随着航天产业的高度发展,相关航天概念股的业绩也出现了转机。
已公布第三季报的预告,其中八成公司2016年首三季度预计会出现盈利;有25家公司预计2016年首三季度净利润将实现按年增长;其中,又有14家公司的净利润预计按年增长达50%。
此外,相信管理层呵护股市的政策不会动摇。上周五,中证监核准了14家企业的IPO申请,集资总额预计不超过73亿元人民币。这说明,管理层希望资本市场更多地担负起令企业“减杠杆”的使命。另一方面,管理层也必须呵护股市,在市场供需节奏中保持平衡。
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这次核准的是10月的第一批IPO公司,比9月平均每次100亿元的“起步价”大大降低了。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有可能是A股IPO节奏放缓的一大讯号。
新股批量发行,对市场仍有一定的压力,如果监管当局当真逐渐减缓IPO上市的步伐,将有利于改善A股市场的流动性,这亦有机会成为A股启动下一轮健康行情的一大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