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昨日在21金融论坛上表示,目前国有控股银行投资热情重新燃起,今年上半年增速达到23.5%,前10个月增长20.5%,大大超过2015年全年的10.9%,成为拉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引擎。
截止今年10月末,全国银行业投资类资产已经达到59.2万亿,接近60万亿,比年初增加11.8万亿,增长37.6%。其中债券投资33.6万亿,同比增长25.3%;股权及其他投资25.4万亿,同比增长57.7%。
“这两项的平均增速比同期贷款的增速要快得多,贷款到10月末增加10.7万亿,同比增长12.9%;而投资类项目增加11.8万亿,比各类贷款多增1万多亿元。如果再往前推,2015年也是这样。全年银行业新增贷款约为11.7万亿元,而新增的投资类资产则达到14.1万亿元。”于学军称。
针对为何近两年银行业的投资类项目巨额增加、增长的速度如此之快?于学军认为,主要源自于三类。一是从去年开始到今年,把地方政府的负债进行所谓的债务置换,两年置换超过8万亿元,据说计划三年把以前全部债务置换完毕,总共约为15万亿元。二是重点建设基金,两年投了1.8万亿元左右。此外,还有一项就是去年6月份发生的股市波动,银行进行了救助,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社会上各类债券的发行也明显增多,发债主体大量增加,以至于现在债券市场窗口已经开始变的拥挤起来。
“债务置换之后,各级政府从银行的借贷本应相应减少,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不少地区甚至继续大规模增贷。这就使政府的负债规模、还本付息的压力持续加大。”,于学军称。
他表示,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之所以均可保持6.7%的较高增长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固定资产投资之所以能够保持8.2%以上的增长,则国有控股投资重新高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