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报道,3月底余额突破4万亿人民币,中国央行的流动性投放工具中期借贷便利(MLF)已成为央行新增货币供给最主要的手段。问题随之而来--到期压力越来越大。
彭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12月,中国央行向商业银行投放的MLF资金将至少有3.23万亿元陆续到期,创历史新高。若央行上半年继续新增6个月期限的MLF操作,到期规模届时还会进一步上升。相比之下,2016年同期MLF到期量约2.04万亿元。
去年人民币外汇占款流出2.91万亿元,但央行仅降准一次,对资本外流和信贷扩张形成的基础货币缺口,主要通过逆回购、SLF、MLF等流动性工具予以满足。MLF资金由于对银行而言成本更高,回避了降准的宽松信号及可能的汇率贬值压力,从而获得央行偏爱--去年净投放2.79万亿。不过,随着存续规模滚雪球般扩大,MLF到期续作的不确定性,金融机构抵押品不足等问题也日益凸显,MLF是否面临扩张的天花板?
“现在来看应该是没有极限的,”招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在电话中表示,“去年的时候市场可能还觉得MLF这种操作会有极限,触及极限央行或降准。”他进一步表示,在降杠杆的大环境下,降准的可能性比较小。
“至少说目前来看,央行有意愿、有能力把MLF滚动操作进行下去,而且市场也能够接受这种滚动操作的现实,”刘东亮说。彭博汇总数据显示,周四将有2170亿元MLF到期,下周二有2345亿元MLF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