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讯继5月M2增速创记录低于10%后,6月再次下滑至9.4%。不过,根据机构预测的数据看,7月M2增速或不再下降甚至还会反弹。
同时,类似6月信贷大幅超预期增加的情况也不会再次重演,受地方债发行、居民中长期贷款等因素影响,新增信贷也将回落。
M2增速或止跌甚至反弹
央行公布数据显示,6月末M2余额增速延续5月下跌趋势降至9.4%。央行再次在发布会上解释称,6月M2增速再创历史新低,增速放缓可能是新常态,市场不必过度解读。
不过,对于即将发布的7月M2余额数据,多家机构预测值显示,增速或不再下降甚至还会反弹。包括北大经济研究所、华泰红光、国金宏观、交通银行、兴业证券和中信建投。
其中,中银宏观的预测值最高,达10.1%。中银宏观解释称,从季节性因素考虑,7月缴税压力通常小于4月,央行本月净投放应能对冲财政的季节性负面影响,预计M2同比增速反弹至10.1%。
北大经济研究所表示,虽然7月份企业债发行低于去年同期以及金融监管仍在持续,但是7月份地方债发行可能接近1万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4000亿元,其中一部分地方债发行获得的资金会变成企业存款,拉高M2增速。
华创宏观和申万宏观的预测则持平于上月。申万宏观表示,在严监管下,表内信贷回落,同时还有叠加季节性因素。
兴业研究和招商宏观预测值显示,M2会继续下滑。招商宏观表示,从M2的结构变化和趋势看,非金融部门持有的M2同比增速的持续回落决定了M2的年内走势,反映出货币派生能力的下降。但从基数来看,三季度末M2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反弹。
新增信贷大幅下滑
6月,在金融去杠杆压力下同业存款下降,M2增速虽继续下跌,但新增人民币贷款15400亿,大幅超过5月和去年同期数据。
“金融严监管下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正向资产端传导,下半年信贷额度也普遍吃紧,”华创宏观表示,各地银行房贷利率陆续上浮且批贷周期延长,但考虑到消费贷的高增,预计7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平稳回落,对公贷款则保持相对高增,结合季节性规律,预计7月新增贷款8000亿左右。
北大经济研究所预计7月新增信贷7000亿,主要有三个因素拉低信贷:其一,银行早放贷早受益,下半年信贷整体上会弱于上半年。其二,房地产调控仍在持续,居民信贷会小幅收缩。其三,7月金融监管缓和,货币环境宽松,地方债发行增加,预计7月份地方债发行接近1万亿元,远高于6月份的5131亿元。
中银宏观预测值最高,达9500亿。“7月新增信贷应较6月有所回落,考虑到表外转表内的影响,以及基建投资需求,信贷压缩空间有限”,中银宏观解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