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央行发布了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这份报告包含了今年三季度货币信贷概况、货币政策操作、金融市场分析、宏观经济分析、货币政策趋势五大部分。
这份报告用了大量数据让我们非常直观地了解过去三个月(6-9月),央行钱的投向、数量还有央行的考虑,同时对未来的货币政策进行展望,对咱们的投资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现在小白以大白话方式带大家解读这份报告。
截至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是165万亿,同比增9.2%。如果计算10月的增速那就更低了只有8.8%。你要知道在2017年之前M2一直维持两位数以上增长,最高的在2009年接近30%。
M2指是的现金、居民存款、企业存款以及非银金融机构存款总和,基本相当于市场上总资金量,M2增速的下降其实代表着“印钞”速度下降。
对于“印钞”速度下降的原因,央行解释了3点:
2、金融体系去杠杆导致M2增速下降,比如三季度金融机构股权及其他投资同比少增很多,累计下拉M2增速下滑差不多1%。
在这里小白解释一下,M2派生的方式主要有几种渠道:
外汇占款、央行购买国债、银行贷款、银行对实体企业股权投资等几种。
3、财政存入增长也能够降低M2增速,为什么这么说呢?
下面是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
按照: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减少会使M2下降,所以你明白了为何财政收入增加反而会使M2下降了吧?
二、房贷资金真的下降了吗?
三、为什么今年申请房贷那么难?
作为买房人相信大家都有一个感受,今年买房不仅利率高,而且买房越来越麻烦,有媒体报道进入四季度后银行放款的时间从原来的15-60天,延长到现在的60-180不等,让人很头疼。
房贷原本是银行津津乐道的业务,为什么现在银行不热衷给我们借钱了?
这份报告给我们解释出了部分原因:
这说明相比房贷来说,银行给企业贷款更赚钱,你还要知道的是,房贷期限还是比较长的,动着20年、30年等,期限过长不利于银行回收流动性。特别是在房贷总量控制的情况下,房贷当然成了“鸡肋”。
四、央行在10月下届启动了“新印钞工具”,原因是啥?
央行在10月26日推出了2个月的逆回购工具,为史上首次。所谓逆回购指的是央行通过购买金融机构的国债等资产,从而达到向市场投放资金的目的。
逆回购的量越大,到期的量越少,市场的总资金量就越大,所以小白将逆回购视为央行的四大“印钞”工具(逆回购、MLF、PSL、外汇占汇)之一。
原来逆回购的期限只有7天、14天、28天,现在增加了个2个月的,相当于央行往市场充水的时间有7天、14天、28天,到期后水流被放出。现在增加了个新工具,即可以连续充水2个月,所以小白把它理解为“新印钞工具”。
为什么要启动“新印钞工具”呢?央行的解释如下:
1、10月份是税收大月,因为税收企业上缴税费会导致社会资金量减少,需要“补水”;
2、10月、11月有大量的国债、地方债发行,这就很好理解了,大家都去买国债了,市场上的钱少了,所以也需要“补水”;
3、年末会有大量的财政支出,意味着市场的钱会增多,而10月份到年末刚好是两个月,现在给市场借出2个月的钱,到期回期,链接点刚好是年末,有利于提前布局跨季、跨年行情,补充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