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风云扰乱市场
3月13日,特朗普宣布解除蒂勒森国务卿职务。现任中情局局长蓬佩奥将接任国务卿职务。
3月15日,白宫宣布保守派库德洛将出任白宫国家经济会议主席,成为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其前任科恩反对课征钢铝关税未果后辞职。白宫发言人桑德斯表示,库德洛获延揽并同意出任国家经济会议主席,以及总统的经济政策助理。
解读:本周首先是特朗普解雇了国务卿蒂勒森,在首席经济顾问科恩因关税计划离职后进一步引发市场对美国政局不稳的担忧,令美元指受到明显的拖累。不过,特朗普选择了经济学家、著名经济评论员库德洛担任白宫的首席经济顾问,这位即将上台的美国政府高官意外发表了一番“强势美元”言论,帮助美元收复90整数关口,金价回吐了涨幅,最终收报1313.68美元/盎司。
美国2月份CPI符合预期
3月13日,据美国劳工部,美国2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2%,2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8%,美国2月份的物价指数的稳步增长态势继续,正朝着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迈进。
解读:CPI数据出炉后,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暗示,美联储3月会议加息概率接近100%,预计美联储2018年加息4次的概率为26%,CPI数据前为28%。
美国国债史上首次超越21万亿
3月17日,据美国财政部,美国全国债务规模首度超越21万亿美元大关。也就是说,在特朗普上任的第一年里,美国债规模就增长了一万多亿美元,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个月签署了债务限制暂停政策,允许无限次借款,直到2019年3月1日。
解读:由于特朗普一手推动了税改和支出计划,经济学家预计美国会出现更大的预算赤字。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和美国不断攀升的赤字有关,目的是希望减少贸易逆差。如果美国负债和赤字的情况没有任何改善,特朗普或许会寄出更激进的做法。
德拉基明确退出QE条件
3月14日,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表示,当物价涨势稳定向目标靠拢时将结束购债,同时央行政策转变将是可预期的、克制的。在通胀形势依然低迷的情况下,不急于取消刺激措施。
解读:疲弱通胀给央行的谨慎提供了理由。欧元区消费者物价可能在未来几年都低于欧洲央行所设定略低于2%的目标,即便欧元区经济已是连续第五年扩张,创下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长连增期。
日本国会同意黑田东彦留任日本央行行长
3月16日,日本国会通过了政府提交的央行人事任命案,同意现任行长黑田东彦留任。黑田东彦2013年3月开始担任日本央行行长,并很快开始大刀阔斧推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在这一政策刺激下,日本经济维持了连续8个季度的正增长。
解读:分析人士预计,这一任命意味着日本央行将延续当前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以实现2%的通胀目标。对黑田东彦来说,在他的第二个任期中,如何从超乎常规的大规模货币宽松中走出来,使金融政策正常化,同时保证日本经济和金融市场不出现大的混乱,是考验他本人和日本央行的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