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消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于3月24至26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新时代的中国”。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会上指出,要扩大金融业的开放,提升金融业的竞争能力。未来还将放宽金融业准入限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提升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程度。
易纲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越是开放的领域越有竞争力,越是不开放的领域,越容易落后,而且还不断地积累风险。”易纲表示,金融业的开放有三条规律要遵循:
第一,金融业作为竞争性的服务业,应当遵循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原则。第二,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要以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第三,金融业的开放要和防范金融风险并重。我们金融业开放的程度要与金融的监管能力相匹配。
“如果我们遵循这三条规律,我们就会不断地将金融的开放推向前进。”易纲认为,一是我们要放宽金融业的准入的限制,我们已经放宽了外资金融服务公司开展信用评级的服务的限制,明确了银行卡清算机构外资准入的政策,同时进一步放宽银行、证券、保险业股比的限制。
易纲表示,未来还要继续推进放宽市场准入等一系列的改革。但放宽或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并不意味着不要监管,外资机构准入和开展业务时,仍然要按照相关的法律进行和内资一样的审慎监管。放宽股比限制,实际上是内外资一视同仁,内外资要受到审慎监管的时候是一样的。
此外,还要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在2016年的10月1号正式加入了SDR货币基金特别提款权篮子。人民币的跨境使用这些基础设施也在进一步地完善,我们跨境的支付系统CIPS一期已经上线运行,二期预计近期就会上线,未来我们还将有序地推进资本项目的开放,提高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的程度。
易纲指出,未来还要提升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程度。债券市场方面已经推出了债券通,股票市场方面先后推出了沪港通、深港通。在外汇市场方面,不断地扩大对境外交易主体的开放力度,下一步还将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继续推动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