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4月13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介绍2018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为部分内容:
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请问您如何评价40年以来我国货物贸易的发展历程?另外,您对我国外贸的开放和发展有什么样的展望?
黄颂平: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我国40年的改革开放,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货物贸易进出口既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支撑。
1978年到201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4亿美元提高到4.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4.5%,占全球进出口比重从0.77%提升到10%左右,在全球货物贸易中的排名由第30位跃升至第1位。自2009年起,我国已连续9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贸易大国。改革开放推升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给全球消费者带来了诸多实惠,“中国市场”为全球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中国奇迹”向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40年以来,我国贸易伙伴更趋多元,市场主体更加活跃,动力转换和结构调整也在加快,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步伐更加坚定。在刚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就中国将如何推动对外开放再扩大、深化改革再出发作出了最权威的阐述,宣布了一系列新的改革开放重要举措。在主动扩大进口方面,今年我们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同时降低部分其他产品进口关税,努力增加人民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特色优势产品进口。
党中央和国务院着眼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开放市场,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实际行动,既体现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决心、信心和勇气,又体现了中国的自信和担当。我们将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目标,实行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相信未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将不断加大,贸易协调、可持续发展前景可期。谢谢。
路透社记者:
一年以来的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对一些出口企业有什么样的影响?谢谢。
黄颂平:
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超过3.7%,是2008年以来最大季度涨幅。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我们一直认为它对外贸进出口是有影响的,但影响程度有限。一是汇率变化对进出口是一把“双刃剑”。人民币升值的时候,理论上会影响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但有利于企业降低进口成本。二是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由于跨区域上下游分工和产业内贸易的普遍存在,某一个经济体的币值变化及其对进出口的影响都将快速传导至其他链内经济体,进而分散对单一经济体的影响。在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有利于企业稳定汇率预期,促进外贸平稳发展。为此,我国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扩大跨境贸易和投资领域人民币结算工作,帮助企业增强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谢谢。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记者:
刚刚您也提到了在扩大进口方面,接下来会有些包括降低汽车进口的关税、包括消费品关税等等方面。那么,海关总署在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促进进口的相应的监管措施?谢谢。
黄颂平:
海关总署认真贯彻中央“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取得了积极成效。我署取消了“常驻机构及非居民长期旅客公私用物品进出境核准”和“获准入境定居旅客安家物品审批”两项行政审批事项。配合海关业务改革进程,进一步优化作业流程、简化办事手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扎实推进海关行政许可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提升“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服务水平,继续保持行政许可“零超时”“零差评”,不断完善行政审批网上办理平台功能。
同时,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对25部规章进行集中修订和废止,简化了部分项目的内部核批层级,提高了办事效率,推进海关“放管服”改革以及海关自身业务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确保了海关法规制度建设与改革进程相同步、与改革实践相衔接。对标国际规则,在整合优化现行“三预”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全关境统一适用的海关预裁定制度,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预裁定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提高企业对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可预期性,帮助企业准确掌握申报要素,确保海关精准有效监管。
同时,我们还将继续实行深入推进“三互大通关”,还有“单一窗口”的建设,为企业通关便利提供条件,降低企业通关成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