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应理性看待中美贸易摩擦。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仅针对中国,对其他许多国家也有,都是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而历史表明,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仍需要依靠国与国的相互合作、相互依赖。贸易摩擦本身也应一分为二来看,它能使我们更理智、更冷静地看待我国现阶段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薄弱环节和发展发向,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无疑是一剂良药。
第二,我国金融强监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增加。如果对金融去杠杆的进程做一回顾,可以发现,金融强监管初期,资金在金融体系内流转减少,最初表现在了M2增速大幅下降上。而近期,金融去杠杆已经传导至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下降,这恰恰表明金融体系内部的资金空转已大幅减少。而当资金重回实体经济领域时,我们也观测到,最近一两年来,M2与名义GDP增速相关系数大幅上升。从基本面看,中国的经济也不差,比如工业企业利润仍在改善,经济活力也在逐渐增强。并且,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已经比较低,主要靠内需拉动。而随着我国金融逐渐稳定,对房地产的调控也在不断探索中,因此没有必要悲观。
第三,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较强,我们仍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最近人民银行实施了定向降准的政策,好处是有针对性,而非普遍性放水。从货币政策角度看,我们依旧保持稳健中性原则,在这一基础上,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功能,引导流动性,支持薄弱环节,也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定向降准事实上也缓解了流动性过紧的压力,这是维持实体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
第四,今年以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基本稳定。5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差1235亿元人民币(等值194亿美元),在4月首次转正的基础上,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中,银行自身结售汇虽仍为逆差,但逆差规模较上月继续缩窄;银行代客结售汇实现顺差达1433亿元人民币,比上月扩大509亿元人民币。同时,我国外汇储备仍保持逐月增加态势。(本文作者盛松成系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原调查统计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