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期货交易所与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Mysteel我的钢铁网)联合主办的2018年中国(第七届)建筑用钢产业链高峰论坛将于2018年8月23日至8月24日在长沙万达文华酒店隆重举行。
8月24日主题大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奇渊作了《中国宏观经济:在哪里、向何处去?》的主题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徐奇渊
徐奇渊在阐述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形势时表示,当前L型阶段下的实际GDP增速从2016年一季度到2018年二季度非常稳定。但GDP名义增速在2016年二季度开始则呈现为V形反弹,而这就是本轮周期的开始。
徐奇渊指出,从实际增速来看:上一轮宏观经济最低谷的时候,大概在2015年年末,从那时到现在,GDP增速几乎是平的。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经济政策已经出现非常大的波动。这背后对应的正是GDP名义增速的较大波动。
他表示,自2017年来,宏观政策呈现出财政紧、货币紧、监管紧的特点,但自2018年7月份以来,宏观经济政策再次出现调整,稳定经济已成为第一要务。这尤其体现在7月31日政治局会议的六个稳定的表述。
徐奇渊强调,经济增速L型下的V型反弹,实质上是PPI的反弹。但是PPI反弹的背后,并不是全行业的PPI均出现反弹,其中20个行业的PPI同比增速低于整体增速。
主要包括:家电、家具、纺织、皮革、食品、医药、娱乐用品等轻工业以及机器仪表、汽车制造等制造业。其中,15个行业PPI增速低于2%,13个行业PPI增速低于1%,9个行业PPI增速接近或低于0%。
PPI反弹的背后发生了什么?徐奇渊认为是行业PPI分化。这也是去产能带来第一轮分化。
徐奇渊进一步表示,去杠杆带来了第二轮分化,其表现为:2017年7月中旬开始,债券市场的风险溢价开始明显上升,比如,1年期中债企业债到期收益率(AA-)总体呈现稳步上涨,同时1年期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呈现趋势下降,两者利差明显扩大。
徐奇渊总结称,当前我们处在L型增长下的V型反弹,周期性顶部的右端;去产能、去杠杆都获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在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去产能、去杠杆也带来了结构性分化。
他指出,在强监管和财政紧的背景下,基建投资出现大幅下滑。但在7月20日资管新规的调整和7月31日政治局经济会议后,政策框架出现了较明显的变化。目前的政策框架正从宽货币、紧信用组合向宽货币、稳信用组合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