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记者 程竹)11月6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人民币助推跨境贸易与投资便利化”的主题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霍颖励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宣读书面致辞。潘功胜在书面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人民币支付货币功能、投融资货币功能、储备货币功能不断增强。相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体量和境外投资者需求的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大空间,境外投资者投资我国金融市场还有很大潜力。
潘功胜表示,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
首先表现在支付货币功能不断增强。第二体现在人民币投融资货币的功能持续深化。第三,人民币储备货币的功能逐渐显现。第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体现在离岸人民币市场平稳发展,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初具规模,离岸、在岸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性逐渐增强。
展望未来,潘功胜表示,人民币国际化仍有较大空间。目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会进一步提升,对持有使用人民币的意愿会进一步增强。
潘功胜说,未来主要通过存量改革进行推进,相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体量和境外投资者需求的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大空间。比如,目前中国债券市场托管量已经超过70万亿元,但是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的比例只有约2.4%,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20%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10%左右的水平。从这方面来看,境外投资者投资我国金融市场还有很大潜力。
今年年初人民银行已经明确发文,凡是依法可以使用外汇结算的跨境交易企业都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5月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2期也已经投产运行,覆盖范围、营业时间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7月以来,香港与内地的债券通机制也得到不断完善。
潘功胜表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期,我国主要通过增量改革来进行推进。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跨境人民币政策框架已基本建立,之后更多地要进行存量改革,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满足市场主体的合理需求。
潘功胜表示,将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投融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建立健全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和风险防范机制,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促进全球经济进一步开放交流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