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记者 程竹)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彭兴韵4月1日在“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年会(2019)”上表示,目前,我国债券违约兑付率低,违约后的处置存在三个问题。
彭兴韵称,首先,由于融资难易程度、盈利能力的差异,国有企业在债券违约处置中的兑付率高于民营企业。其次,持有人会议制度存在会议召开条件高、持有人召集难度大、会议流于形式、决议难以执行等问题。最后,目前与违约债券处置相关的法规制度,对违约债券处置过程中的不同主体尚未形成比较有效的约束机制。
彭兴韵建议,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首先,要妥善处理已经发生的违约事件,积极防止风险外溢和传染。其次,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违约债券处置方案的设计和执行。第三,积极引导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参与违约债券处置,提高债券处置效率。第四,建立和完善违约债券流转交易市场,提高违约债券的流动性。第五,完善债券违约处置的相关法规制度,强化对不同主体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