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4日开展6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2.55%;鉴于当日有1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天实现净回笼900亿元。这是本周央行第二次向市场开展逆回购。对此,业内专家表示,以往月初央行很少会开展逆回购操作,因为月末刚刚经历了财政投放,月初的流动性总量通常不会低,资金面通常比较松。
事实上,这两天的表现也正如此。6月3日,市场资金面全天持续宽松,货币市场利率整体明显下行。4日上午,央行净回笼无碍资金面继续保持宽松,短期限货币市场利率纷纷继续下行。全天资金面来看,周二Shibor普遍下行,隔夜Shibor报1.7380%,下跌26.5个基点;7天Shibor报2.3990%,下跌15.4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2.9020%,下跌0.2个基点。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本周将迎来巨量资金到期。Wind数据显示,6月第一周共有9930亿元资金到期,包括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5300亿元,和MLF到期4630亿元,而6月份整体到期资金量更是达到1.2万亿,接近一月份资金到期规模。另外,本月同业存单进入到期高峰、地方政府专项债加速发行也对市场流动性构成影响。
“因6月有端午节假期,缴税时间点推迟至中下旬,而4、5月地方债发行减速,6月可能增多,可以说6月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贯穿全月。上旬有资金到期压力,中旬有同业存单到期压力,下旬有缴税、季末流动性回收压力,还面临地方债发行挤压市场流动性的问题。”有市场人士坦言。
对此,央行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对本月影响流动性的各类因素已作了全面估计和充分准备,将根据市场资金供求情况灵活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6月17日第二次实施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还将释放约1000亿元长期资金,有效充实中小银行半年末的流动性。
而上述市场人士也指出,虽然本周到期的央行流动性工具较多,但预计央行会继续开展对冲操作,即便出现净回笼,规模也不会太大。再考虑到上周央行净投放了超过5000亿元流动性,5月末财政支出也形成一定量的流动性供给,资金面出现大幅收紧的风险较小,大概率继续保持稳中偏松的态势。
在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看来,上半月对冲逆回购和MLF到期预计会采取续作的方式;6月17日的县域农商行定向降准释放约1000亿元资金,预计将配合MLF续作、逆回购操作方式对冲MLF到期和缴准和缴税因素的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