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记者 罗晗)9月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消息显示,批准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和招商证券等3家证券公司结售汇业务试点资格,允许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自身及代客即期结售汇业务,并按规定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
这是继2014年国泰君安成为首家有结售汇业务经营资格的券商之后,再添3家获此资格的券商。国泰君安作为“试水”券商,外汇业务已取得了一些成绩。2018年,国泰君安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和人民币外汇市场ESP交易分别进入前60强和前10强。国泰君安在2019年半年报中表示,公司继续分阶段推动代客外汇买卖业务,已初步搭建完成证券公司客户外汇账户体系。
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一个外汇市场与券商的双贏局面。长久以来,我国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以商业银行为主,如果能让更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外汇交易,有利于丰富市场交易主体和客户背景,改变当前人民币外汇市场相对单一的供求结构和交易风格,进而改善外汇市场流动性状况。另一方面,对于券商来说,虽然在外汇业务的起步阶段,构建交易及清算系统需要较大的投入,并且最初可能依靠更优惠的价格来吸引客户,但毕竟这项业务的开展能够为券商增加长期内的收入来源。
从券商角度来看,获得结售汇业务试点资格还有利于FICC(固定收益证券、货币及商品期货) 业务发展。申万宏源非银团队认为,外汇及外汇衍生品业务是FICC业务的重要一环,结售汇资格是国内券商成长为国际一流投行不可缺的资质。“我国券商FICC业务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未来依托外汇业务进行产品创设的空间进一步打开,对擅长交易和创设产品的龙头券商更加有利。”
“以高盛为例,FICC业务收入中做市收入占比近9成,未来资本实力与产品创设能力兼备的龙头券商将分食蛋糕。对于券商而言,FICC盈利主要来源于产品设计并执行交易的做市收入。”该团队指出。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来看,结售汇试点对券商业绩的带动有限,但却让券商在国际化进程中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