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记者 欧阳剑环)人民银行12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1.58万亿元,同比多增1.55万亿元。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9万亿元,同比少增1368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92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9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33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22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0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46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09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07亿元。
数据显示,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76.39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11月份增量为2.4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556亿元。前11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3.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9万亿元。
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2.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59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3.3个百分点。
专家认为,M2、社融增速处在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并高一些的水平,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有力。
值得关注的是,M1增速较低是经济结构转型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反映,并非简单资金空转。业内人士分析,M1的构成85%都是单位活期存款,过去M1增长较快,主要是居民购买新房形成的预售资金、地方融资平台的资金沉淀等。随着房地产发生重大转型、地方化债推进较快,会导致相关主体的活期存款减少。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流动性管理能力的增强,企业对活期存款的需求也逐步下降,M1反映企业短期支付能力的指标作用已经大大弱化。